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706更新時間:2020-03-02 00:47:39

    潦草寫了幾行字,公孫瓚撕毀了草稿,還是放棄了直接向劉虞服軟的說辭開頭,選擇直接對話兒子公孫續,通過他與劉虞接洽——這也是公孫瓚執意在劉虞身前保存的最後一絲顏麵。

    公孫瓚的謀劃很簡單,就是與劉虞約好,待劉虞率兵趕到城外時,就燃起烽火,自己便親領突騎直出城外,與劉虞兩麵夾擊,殲滅敵軍。

    中山國,無極縣。

    “……日窮月蹴,無所聊賴。汝當碎首於劉公,速致輕騎……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劉虞將公孫瓚的求援信展讀了一遍,麵帶笑意,言語似若春風,恰如以往論道閑談時的悠然大方,卻誰也猜不出他究竟是什麽心思。

    帳下除了焦急萬分的公孫續,依次坐著原黑山軍首領、並州典農中郎將張燕,原張魯部將、典農校尉楊帛,以及隨軍的親信趙該,舉兵來投的故常山相孫瑾,常山國本地豪強、郡曹掾張瓚、張逸。除此之外,在帳門邊還站著一名年輕雄壯的兵士,作帳下吏打扮,一邊窺伺帳外動靜,一邊側耳聽著帳內人的謀議。

    “信如其人,公孫伯圭受困旬月,筆下竟還有如此銳氣,實在難得。”劉虞右手捏著帛書一角,不動聲色的說道:“如今斥候所探得情況如何?”

    “中山相利公已約束郡兵,說合諸家,隻待劉公領兵趕至,隨時可以反正。”作為帳中軍職最大的一人,張燕抱拳說道:“至於袁紹,其在趙國、安平國各有部將。朝廷的軍令是襲擾幽冀,而非直麵其敵,末將揣測,以時下兵馬,實非袁紹敵手。隻有暫緩行軍,退守險隘,才是上策。”

    “是啊!朝廷未有調撥重兵予我,讓我出兵,確乎是以襲擾為上。隻要據守冀北,袁紹率軍南下,就決計不能棄背後於不顧。彼等多留一分兵馬與我對峙,朝廷哪裏就將少一分之敵。”劉虞十分肯定張燕的說法,他左手撫須,慢條斯理的點了點頭,眼神不經意的往公孫續的位置看去。

    “明公睿鑒。”趙該不顧公孫續急於發言的動作,插嘴道:“山道險阻,翻越不易。我軍自並州來時便多費苦力,往後糧草調度,更是艱難,又不能全仰仗本地支持。若是再往幽州去,離並州越遠,屆時不僅是糧道有危,我軍孤懸在外,也容易遭受圍殲。”

    劉虞垂眸想了想,忽然問道:“甄君!試問你的高見?”

    被點名的名叫甄儼,出身中山甄氏,與常山張氏出身的張瓚、張逸二人彼此姻親。此次劉虞兵至無極,作為本地豪強的甄氏便傾力來投。甄氏在河北頗有名望,即便是劉虞也不得不重視,此次他著意點名,甄儼忙作了一揖,苦笑道:“在下不懂兵事,還是不妄言了。”

    “我也不懂兵事。”身為平北將軍的劉虞大大方方的說出自己的不足,更讓在座眾人覺得他胸懷坦蕩,他麵帶笑容,強烈要求道:“但我素聞甄君高才,所以還請不吝言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