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212更新時間:2020-04-24 00:38:43

    盛憲與周昕都懷疑孫策不會如此輕易的反正歸順,認為這是孫策故意使詐,要麽是試圖麻痹自己,趁虛突襲;要麽就是江北有事,故意設下疑陣,讓自己不敢追擊。

    虞翻一向口直心快,直截了當的說道:“無論是真是假,都隻能任他來去。我軍兵力守禦會稽尚且不足,談何追擊?彼等若是回援江北,我等追之無用,若是果真反正,當為朝廷之幸。我等兵馬微弱,當下隻需守住會稽,做好應對之策,靜待時變就好了。”

    董襲人高馬大,誌存高遠,眼見著孫策離去,自己卻迫於實力不足隻能囿於此處,心裏甚為不甘。有心要說什麽,轉眼又聽到虞翻感慨說:“我深受陸公之德,如今守住會稽,使之保為朝廷疆土,也算報其恩義深重了。”

    聽了這話,董襲這才將心裏的念頭壓了下去。

    孫策從吳郡趕至秣陵,正好遇見袁術派來的使者,在聽說袁術催促他領兵北上廣陵,甚至派來袁術的故吏、揚州刺史惠衢,丹陽太守袁胤接管江東軍政。孫策當時怒不可遏,眾將也深覺袁術謀淺短視,投效朝廷的確是正確之選。

    於是孫策當即扣押了使者,又指派自己的表親、校尉徐琨領兵南下,闖入宛陵捉拿了惠衢、袁胤等人,迅速平定了丹陽境內的袁術勢力。

    至此,孫策算是與袁術徹底決裂,但此時仍有腋肘之患尚未解決,孫策一時還不敢北上。

    在秣陵城中,孫策領眾人再度集議,就是要討論自己一旦北上,則西邊的黃祖等兵馬、以及東南的盛憲、虞翻等人該如何處之。

    呂範身為孫策麾下最擅軍謀的人,在來時路上就已想好了對策:“會稽之兵不足為懼,君侯隻待將討袁檄文公告天下,彼等必不敢妄自動兵。至若黃祖等軍,在下以為,不妨讓出豫章。”

    “是這個理。”孫靜補充道:“但也不能說讓,還要留些兵馬,使黃祖‘攻下’豫章方可。”

    孫策眼前一亮,自己反正之後,就與黃祖站在同一戰線,若他還來進討自己,就是不顧大局、居心叵測,屆時不占道義的反倒是他。

    張昭皺眉想了一想,忽然搖頭說道:“不妥,橫江校尉甘寧尚在彼等軍中,若是故意以豫章為誘,陷黃祖入不利,恐會招惹是非。”

    孫策冷笑道:“我隻顧調回豫章、廬陵的兩位堂兄,命其領所部兵馬回丹陽,隨我一共北上。至若豫章由誰侵占,卻是與我無關。”

    江夏與廬江之間橫隔大山,黃祖隻能轉水道進攻廬江,這樣後方就得有豫章作為落腳處,而他一旦進豫章,就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該處郡兵的自覺‘抵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黃祖與甘寧奉的詔令隻是討廬江而不是豫章。

    張昭細思之下,也不再堅持,而是另外說道:“將軍新附朝廷,為表誠意,還得盡快遣使上表,或貢方物,或舉質子。此舉既能求信重於朝廷,又能製黃祖行軍。畢竟江淮不通,使者要想趕赴北方軍前,隻得溯江而上,借道荊州才行。”

    “善!”孫策領會了張昭的意思,拊掌道:“那就選派使者過去,讓黃祖自己看著辦!”

    手機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