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688更新時間:2020-08-03 06:32:36

中郎將的職務。    至於趙雲空出的步兵校尉卻是沒有例行由南北軍內部將校中選出,而是皇帝選派了自己身邊的衛士令王忠擔任。    王忠是最初一批追隨皇帝的親信將領,當初皇帝微服閭裏,他以亭長之資挺身護駕,後來提拔為衛士令至今。衛士令守衛宮廷,是最靠近皇帝、負責皇帝隨身安保的關鍵職務。這幾年王忠很少拋頭露麵,或是改任升遷,大抵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皇帝對他信任倚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替換。    此時皇帝麾下兵馬不多,隻給將職卻無兵馬分配,很容易引發事端。而南北軍各部各營編製已定,出於權衡的需要,將職最高隻到中郎將,皇帝也不會打破規矩,開設‘羽林將軍’之類的軍職拔高禁軍將領的地位。    所以除了沮雋、趙雲等人必要的職務調動以外,皇DìDū隻給了爵位與物質的賞賜,好在眾將都知道情況,大勝一場的他們對未來功勳的兌現很有信心,同時也不願離開待遇極高的南北軍,故而也沒有什麽怨言。    “龐德。”皇帝看了眼乘興追擊,敗興而返的張猛,眼神一轉,出聲說道。    “末將在。”    “明日午後,你即刻領長水營騎北上甘陵,與先行出發的魯肅互作聲勢,為我大軍開道。”皇帝將這個先鋒任務交給了龐德,袁紹主力大敗後,相信這一路上都不會有太大的抵抗。    張猛又羨又妒的看了眼龐德,按捺著沒有說話。    隻聽皇帝又說道:“這幾日捷報頻傳,不但淮南、徐州,就連樊稠等部亦有勝訊。今日一戰,朝廷勝局已定,天下轉瞬即平,此皆得蒼天之助,我大漢曆代先帝之佑,更是諸君奮力之功!待功成之時,朝廷何吝封侯爵賞?隻盼諸君再接再厲,勝而不驕,再立新功!”    “願與陛下共複太平!”帳下諸將、諸臣齊聲讚道。    皇帝事先有意隱瞞了涼州的變故,先放出四處捷報的消息,讓全軍都知道朝廷勢如破竹、勝利就在眼前,等到涼州之變開始有意識的慢慢傳開,這件事的負麵影響就會降到最低。畢竟南北軍中有許多是關中人、六郡良家子出身,涼州變亂,關中危急,一旦處置不好就會極大的影響到凝聚起來的軍心士氣,所以皇帝對此事極為審慎小心。    “傳令全軍休整三日,過後原地開拔,趕赴清河。”皇帝點了點頭,旋即下達軍令,又吩咐左右將此間勝訊傳告四方,尤其是借此督促曹操、徐晃、張遼等將,激勵他們堅持力戰。    軍議過後,君臣簡單的舉辦了宴飲,便各自散去。    皇帝獨留了賈詡、荀攸等臣在帳中商議了一番軍事,所得出的結論無非是以袁紹現存的兵力,絕不會在清河站住腳,要麽往西逃亡鄴城,要麽往東逃亡南皮。    對此,賈詡與荀攸一致認為袁紹會逃往南皮而不是鄴城:“鄴城雖有淳於瓊、張郃、蔣奇等將,兵馬三萬有餘,但魏郡地處並州、司隸之間,如今魏郡以東的清河將為我軍所得,而其北處的趙國又因劉公之故屢有動亂。袁紹若是逃於此處,便是自陷死地,一則孤立,再無援兵,二則也自絕彼等與青州、淮南等地消息,徒以待亡。”    “退守南皮確實是他唯一的去處。”皇帝也同意兩人的意見,輕聲道:“南皮有偽帝,渤海郡又是他起家之地、遠比鄴城要讓人安心……”他蜻蜓點水般的提了一句袁紹對冀州豪強的防範,很快又接著說道:“渤海背靠大海,北有幽州袁熙可為支援,南有青州袁譚可做呼應。彼若是還想負隅頑抗,必會是拋棄冀州大部,退守渤海了。”    “臣以為,我軍此時仍不可冒進,需待魏郡克複,冀州人心歸附之後,再聯合張遼、樊稠等兵合圍南皮。”荀攸謹慎的說道。    “先駐甘陵等消息吧。”皇帝略微憂悒的皺了皺眉,暫時將事情定了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