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2/4)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9288更新時間:2020-08-03 06:32:37

負於朝廷,你私下裏以舊時情誼悼念他,也未為不可。”    “呂布辜負朝廷重托,見小利忘大義,委身事賊,身死東海,是乃咎由自取。”高順心裏感動於皇帝的體貼大度,目光堅定的說道:“隻是此人到底與我私情不壞,未嚐不能洗心革麵,所以驟聞死訊,切為之可惜而已。”    皇帝的目光在高順臉上逡巡著,連對方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沒有放過:“呂布算得上英豪,當初與王司徒合力誅董,對漢室有再造之功,即便後來麵對強敵、棄朝廷而走,我也盡然赦之。看到他先與袁紹爭鬥,後又受袁紹驅使,如今敗亡,到底是令人唏噓。可惜太史慈與他數麵之交,也肯放棄南征揚州,趕赴東海去勸降他。”    高順沒聽懂皇帝話裏隱含的意味,顧自說道:“太史慈所為過矣!”他大搖其頭,表示對太史慈的不認可:“如今四方有戰,徐將軍征淮南的兵馬部眾難道比青、徐等軍要強盛嗎?太史慈舍近求遠,單為‘義’字,而枉顧其身負輔佐徐將軍南征之責,實在大不可。”    皇帝被他這一番說辭吸引住了,他眨了下眼睛,饒有興趣的說道:“太史慈此行此舉,多少人都在誇他高義,唯獨你不以為然。我本以為呂布豪情動人,太史慈尚且如此,你又何嚐不是呢?”    “末將從未想過勸降呂布。”高順很篤定的說道,出征以來他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舉一動都能為皇帝探知,所以他沒有做多少自證,單隻說道:“彼若是願降,不需遣人去勸。若是不願,又何必許之以利,說其來歸?”    “說得好。”皇帝忍不住誇讚道,一番深談,他真正了解了高順的為人:“所謂忠義,就是要忠在義先。”    他此行也不是來興師問罪,而是以為高順會因為呂布之死心懷怨疚,特來開解。畢竟在皇帝熟知的曆史中,呂布無論對高順怎樣猜忌,高順最後都寧死不降曹操,可見他們二人之間確有一份深厚的情誼。    如今通過與高順的一番話下來,皇帝深知自己是多慮了,高順為人忠貞,絕不會因為呂布的事情——或者說得知呂布敗亡的內情後,對皇帝有什麽別的意見。    皇帝一直希望能牢牢掌握兵權,同時也離不開將領,高順、張遼在南北軍素有威望,又與呂布關係密切,所以這也是他特別忌憚的地方。呂布的死因有很多種,皇帝不希望任何一種能牽扯到他,這是未雨綢繆。不僅涉及到以後改革遇阻時自己能有個強有力的軍隊支持,更涉及到不久的將來,曹操、孫策、黃祖這些人歸降以後,徐晃這些人能夠為他起到足夠的威懾,以平穩收編曹操等人的軍隊。    “夜色未深,隨我去傷營看看吧。”皇帝吩咐高順多加了件衣,便起身帶著他向外頭走去。    傷營與醫廬被安置在大營的後頭,緊靠著輔兵營,二人出來時望著地上的銀霜似的月色走了數十步,低低的說著話。高順後知後覺的想明白了什麽,皇帝密切關注屬下的心理動向,為了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特意過來開導、安慰他,讓他不要多心,盡管悼念。    這種行為已經遠遠超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