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想君小時(2/4)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9402更新時間:2020-08-03 06:33:08

    說到這裏,穆順故意頓了頓,期待著皇帝問他為什麽孔融撒謊不怕被戳穿。可皇帝卻咽下一口茶湯,目光看向殿角上的瓦菲,慢慢悠悠的說道:“這一段我聽過,孔丘與李耳曾於周室問禮,可算世親。”

    穆順有些泄氣,既然皇帝都知道了,那這個故事講起來也就不新鮮了,可是既然開了口,穆順怎麽也要接著說下去。而皇帝也在一旁看到穆順的窘境,笑話似的看向他:“你繼續說,這往後麵的我還沒聽過。”

    不論這話裏安慰的成分有多大,感受到重視的穆順還是因此提振起了精神,接著說了起來:“當時堂下眾人皆歎孔文舉聰慧,而太中大夫陳韙卻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皇帝忽然將手上才喝了一口的茶碗放回穆順手裏,目光瞟了穆順一眼,似笑非笑的說道:“他可不是你說的這樣。”

    穆順被皇帝這一笑弄得心裏發毛,不知道是哪裏說錯了。

    然而沒等穆順反應過來什麽,皇帝便打發他說:“你回一趟,讓楊修寫一篇賦來,就說我在永樂宮。”

    穆順見皇帝的語氣與尋常無異,便答應一聲,退步走了下去。

    皇帝在庭中散漫的走著,看著陳跡舊物,心裏不知在想些什麽。

    未過多時,侍中、平尚書事荀攸便過來了,在他身後,有人捧著一堆需要裁奪的奏疏跟著進來了。

    皇帝看了那堆奏疏一眼,略無奈的歎了口氣:“真是走到哪就跟到哪。”

    荀攸知道皇帝隻是隨口發幾句玩笑般的牢騷,對於朝政,皇帝是從來沒有鬆懈過的,雖不至於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但也是將大事都捏在手裏。他照例說了幾句官話,要不是皇帝遲遲不去卻非殿,這些奏疏又急需皇帝禦覽,荀攸也不會帶著一堆奏疏來纏皇帝。

    這些奏疏中,有部分來自青州,說是東萊太守黃祖所督練的水軍略有小成,蘇飛、張允等都督熟悉航道時,在東牟附近的島嶼上發現了北海王室的成員,為避戰亂而來此島,當地人稱其為劉公。黃祖懷疑此人與遼東公孫度有聯係,因為當年公孫度曾派人跨海而來,在沿海一帶設立營州,籠絡了不少本地人。

    此外,還有冀州刺史王邑呈報的關於渤海鹽田的探查情況;鎮南將軍徐晃對淮南裁兵、屯田的後續細節敲定;幽州、汝南的軍事進展;交趾太守士燮因為區景衛毅、錢博等叛將據蒼梧作亂,難以向朝廷貢輸,請求皇帝早日派兵打通荊交要道的祈盼……

    “公孫度已通過張遼遞來降表,如今幽州才驅走部分烏桓,士民疲弊,要以休息為重,此時不宜再弄出是非。”許褚將搬來的席榻、桌案擺在一處沒了亭蓋、隻剩一根亭柱的台基上,皇帝與荀攸兩個在簡陋的藺席上坐著,指著一份奏疏說道:“既是北海王的家事,就先由該國中尉來查,以後若是未結,再移交廷尉不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