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450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6

    依漢製,尚書宿留台中,不僅會發放被褥衣物,還會讓太官、湯官供食,規格次天子一等。荀彧定睛往桌案上看去,隻見桌上的菜蔬居多,隻有一份炙肉,不禁問道:“國家已用過了麽?”

    “已用過了。”趙蕤是前司徒趙謙的兒子、同時也是趙溫的侄子,由於父叔兩人為皇帝立下不少功勞,趙蕤數年間便從一名普通的光祿郎中成為太官令,專門負責宮中膳食。

    趙蕤人也才三十出頭,為人踏實,知道荀彧話外問的是什麽,於是說道:“國家曾有口諭稱,今後膳食從簡,非宴席不得繁複精細,以尚節儉。故而不單是尚書台這裏,就連國家在宣室殿進用的也是如此。”

    “國家年少英睿,身先垂範,這是天下之福。我等臣子,豈有不為君共擔憂慮的?”說著,荀彧便歎息一聲。

    趙蕤附和的笑了一下,目光往吳碩、荀彧二人身上看了一眼,便告辭離去。

    待趙蕤走後,吳碩方才執箸夾了一大塊切好的炙肉放入口中,跟荀彧慢條斯理的吃相比起來,吳碩嘴巴動得極快,往往一口才咽下,另一口便張來了。他似乎急著將飯吃完,好與荀彧接著說話,最好能不失時機的袒露自己的心思。

    可麵對著滴水不漏的荀彧,吳碩心裏總有些怯意,好像自己早已被對方看透了似的,於是他又有些不急著用完飯,好趁這個‘食不言’的時候斟酌一番話語。

    末了,倒是荀彧先用完了飯,漱口過後,他用手絹擦了擦嘴,又往口中含了塊香片。吳碩這時也跟著將碗筷放下,如此照做,命人將食案端了出去,便與荀彧一時沉默著對著燈燭,不知該誰先開口。

    “糜竺與少府失之交臂,未必是因他籌措不力的緣故。”荀彧的目光望著地板上自己的影子,淡淡開口道。

    吳碩一震,猛地看向他:“你說什麽?”

    “吳公也是個聰明人。”荀彧對著自己的影子慵慵地一笑,輕聲說道:“強臣如董卓、王司徒都接連失勢,而吳公遊走於各方之間,始終不傷分毫,足可見吳公機警。因由王氏的關係,糜竺也與天子帶親,其人徐州商賈出身,品德淳厚,有研桑之計。於德於能、於親於功,少府之職本該就是他的,可這次國家卻將少府交給了老成的王公……以吳公之明,難道真以為是糜竺措置失當的緣故麽?”

    吳碩梗了半晌,似像辯解,卻也隻吃力地說了幾個“我、我”字,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誠然,為了大戰籌措糧草,糜竺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甚至不惜涸澤而漁,榨取關中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最終得以保障數萬大軍的糧草供應。當時一切以戰事為重,糜竺提出鑄錢購糧的提議也是得到朝堂公卿以及皇帝同意,即便如今搞成了民間錢多貨少的通貨膨脹,那也不是糜竺一個人的過失,皇帝這樣冷落自己的‘親戚’,私底下是說不過去的。

    吳碩心裏對此的解釋是皇帝對王氏有了意見,以及糜竺的商人身份。

    光武中興以來,士人廣泛占據著朝廷上下各個位置,糜竺若是詔拜為少府,將會是繼桑弘羊以後又一個以商人身份執掌財賦的大臣。當初桑弘羊為孝武皇帝奪天下豪強的‘利’,如今仿佛曆史重演,糜竺座了少府後,難保不會重現前輩的故事。

    吳碩不敢說皇帝是畏難,而沒有提拔糜竺,倒不如說皇帝是繼續將寶劍藏於鞘中,以待時發。

    “王公為人守成,善於積蓄,以後這數年間,朝廷需要的正是他這等善於守財的少府。在國力恢複之後,國家若要進取,勢必需要糜竺這般人才。”荀彧說完以後,轉過頭看向吳碩,悠悠說道:“是故一人能否長久,不能隻看當下強勢與否,還得將目光放之長遠。吳公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特與我做一番長談,隻是又何必避而不談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