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2/4)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828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7

    話頭一時轉向了劉邈,他倒是比侄子要沉穩多了:“陛下睿鑒,今朝廷威臨海內,莫敢不從。陛下施行仁政,萬民莫不悅服,此之謂人心所向。縱有奸猾不知大勢,也是徒惹人笑耳。”

    皇帝深深的看了劉邈良久,感慨說道:“話雖是這個道理,可我身居此位,卻是一日不敢懈怠啊。”

    “陛下是為萬民計,治國自然要如履薄冰。”劉邈低聲奉承道。

    皇帝思索了一陣,忽然望著劉邈說道:“你還身擔著太原太守,治理一郡十六縣,民戶十萬,也不得輕心大意。”

    他話裏像是很看重劉邈,但似乎意有所指,劉邈回過味來,立即接口說道:“臣身為宗室,亦為臣子,願為陛下走牛馬、填溝壑,恪守職事,何敢不從?”

    這還算是個聰明人。

    皇帝心裏想到,宗室裏有才能的不多,身居高位而且能用的目前隻有劉邈以及豫州刺史劉艾。與其他朝代末期不同,漢代末期有太多出類拔萃的劉氏宗親,他們都各有長才,隻是都是一盤散沙,沒能充分發揮出真正的潛力。

    若是能將這些有才能的宗親都利用起來,未嚐不能成為皇帝推行改革的助力,畢竟他們不是世家豪強,今後改革的領域大多數都涉及不到他們身上前提是皇帝能完全駕馭這把雙刃劍,不讓宗室裏出現一個過於強勢而有聲望的領袖。

    道德完人是皇帝所不需要的,劉邈雖然才幹不算特別突出,但好歹有把柄在,隻要對方聽話……

    “正旦大朝之後,幽州有三郡烏丸、並州有鮮卑等族首領請開市互貿,你久在並州,應當知道吧?”皇帝在得到劉邈確切的答案後,又接著問道:“前度鎮北將軍張遼因此上疏,將互市視為資敵,極力反對,想要整軍備戰。而劉公卻上疏讚成,想借此開邊境和平……你是如何看的?”

    ‘劉公’便是並州刺史劉虞,在回到並州後,他又重新開始處理起並州的民政夷務。早在他擔任幽州牧的時候便一力促成與塞外烏丸的互市,贏得了偌大的聲望,但也招致了公孫瓚的仇視。

    後來幽州數年間沒有胡患,劉虞將其歸功於自己懷柔,而公孫瓚卻認為是自己曾經幾次征伐換來的和平。

    如今因為邊患的事情,張遼與劉虞又起了異議,這一次劉虞的堅持多少有些底氣不足,因為他知道自己比不了張遼更得聖眷。然而劉虞的觀念得到不少人的認可,不少朝臣認為當下最好是邊境無事,少起爭端。

    劉邈深知這裏麵的關隘,斟酌一番後,他語速緩慢的說道:“依臣之見,鎮北將軍與劉公其實都沒有錯。不互市,是為了避免敵人因此強大;互市,也是為了避免邊境滋生戰禍。”

    此時他仍稽首伏在地上,皇帝沒有喚起,他也隻能以這個姿勢對答道:“如今塞外,鮮卑大人軻比能雖有智勇,但未能統率各部,眼前暫可稱無慮。而三郡烏丸部族雖少,人馬卻精,又近居遼西等地,久之必為大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