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2/4)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742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8

    比如征西將軍曹操麾下有長史、記室等吏,太尉可以直接派遣相關掾吏入各將軍幕中,司掌錄功舉薦等事。讓將校隻管帶兵打仗,後勤、征兵、賞罰,皆交付他人。

    想到這裏,朱儁恍然記起前段時間皇帝命秘書監等人試作《平羌碑文》,從中揀選秘書郎分別派任官員,像是王粲就被派到曹操麾下擔任記室,負責撰寫章表文檄,涉及一應公文。

    這會不會是皇帝提前未雨綢繆,對各地軍旅進行的一次布置?

    朱儁如此想著,隻聽皇帝接著說道:“而校尉以下,雖不設監軍謁者及屬吏,但可使軍中教化科代為佐理。彼等於軍中每夜教習士卒,試想還有誰會比他們更了解軍旅最底層的情況?恐怕是校尉都不能熟知數千人的品性樣貌吧?”

    按照皇帝剛才的想法,夜校以後可是會安排到百夫長,將成為繼太學、郡學以後,另一個對底層人士進行教化的領域。教化科的教習多選拔自太學生或是當地郡學,一年一換,與領兵者牽扯不深,讓他們在一旁監管、附名,的確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軍中出現山頭的問題。

    “陛下睿鑒,臣不勝服膺之至。”朱儁由此對皇帝心悅誠服的說道。

    皇帝的確有意將教化科與軍旅深度的結合起來,在配合退伍分配的製度,未來一大批受過忠君教育、掌握基本學識的士兵將走上基層治理的職位。為皇帝將權力延伸至鄉裏亭聚,這些人中能力是其次,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假以時日,教化科將會從太學分離出來,兩者並行,為皇帝培養源源不斷的基層官吏,為他的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將軍記室令史今後直屬兵部,陟罰臧否也由其參與。”皇帝果然是提到了記室的作用,隻不過他並沒有將其交由太尉管理,而是端起熱茶慢慢飲著,一邊說道:“東征之前,我曾與承明殿諸公共同議過太尉職權,其專司朝廷軍屯經營、糧草轉運供給、各處城防修繕、征調民夫等事。而兵部則掌聯絡軍心、撫恤退卒、團練郡兵,二者各有統屬,譬如左右手,可為我助力。”

    太尉與兵部都跟朱儁沒什麽關係,他此時在想的是,兵部一旦掌握退卒、考功,其權力可是直接壓過太尉了。

    “以前兵部草創,暫由黃門侍郎鄧昌代之,今鄧昌已遷為侍中,此職暫缺。”皇帝似乎看出了朱儁的想法,緩緩說道:“今後兵部必須要熟知軍旅、知曉兵事,做過監軍謁者、在軍中任事數年方可。不能單憑士人名望而授,這是要成為定製的。”

    “陛下睿鑒。”朱儁尚在慢慢消化皇帝所提出的種種想法,忽然有些不知所措,自己雖是車騎將軍,但手上並無實權。皇帝說的這些都是要經過承明殿的,自己知道又能如何?

    “今日喚朱公來,還是為的一件事。”皇帝繞了一個圈子,總算說到了正題:“昔年天下多事,朝廷兵製屢有破例。譬如校尉本為二千石,其位尊貴,但如今校尉、猶如昔年之百夫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