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394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8

    在朱儁府上找不到酒喝的郭嘉有些興致缺缺,他含糊的應了一聲,直接步入正題,問道:“這次奉詔入宮,天子可是說了什麽?”

    朱儁正用幹淨的絹布緩緩擦拭著筷箸,他的動作仔細而又緩慢,像是擦拭著佩劍一樣認真:“天子有意改定軍製,恢複郡國兵,將屯田兵定為常製。”

    他稍微整理了一番思路,將今日的詔對大致向郭嘉說了一遍。

    “善。”郭嘉聽了十分欣喜,他從鐵架上夾起一塊肉,蘸鹽之後送到朱儁的碗裏:“看來明公要拜太尉了。”

    朱儁伸筷夾肉的動作一頓,接著又跟沒事似的將肉夾到口中,吃了幾口便咽了下去,玩笑似的說道:“我若是太尉,奉孝可願應我征辟,擔任長史?”

    “固所願,不敢請耳。”郭嘉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眼下他離開了朱儁其實也沒有別的出路,從縣令規規矩矩的做起並不符合他的性格。他隻喜歡在背後給人出謀劃策,三言兩句就能為人解決事情、點明方向,又何必親自去做具體的俗務呢?

    曹操雖然與他性情最是相投,但涼州未來不會有太大的功勳可建,曹操也不能給予郭嘉更多。所以跟著位高權重的朱儁,親自參與、甚至製定軍事改革的政策,這項改革勢必阻力極大,困難重重,正適合郭嘉這種喜歡刺激的性格。

    “太尉長史秩千石,署諸曹事,但有征辟,誰不願就車赴任呢?”郭嘉說笑似的打趣道:“何況在下還沒坐過公車呢。”

    “是麽?那定要讓你坐上一回了。”朱儁也跟著玩笑道,接著,他像是想起了什麽,歎了口氣,道:“說起征辟,自去年鬧到今年都未停歇的輿論,也正是因此而起啊。”

    這股輿論不但未曾停歇,反而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降溫,開始愈演愈烈,自從董承以太尉之尊參與正旦大朝後,攻擊他的人便不在少數。

    郭嘉並未參與這股風氣,但也不妨礙他對此作出評價:“以如今的形勢看,董承勢必難保三公之位,天子銳意改製,自然不會隨便讓哪個名士做太尉,故而此職舍明公其誰?”

    朱儁麵未有自得之色,而是籠上一層憂慮:“做了太尉,就得攪進紛爭中去……”他若有深意的看了郭嘉一眼,緩緩說道:“老夫能自保麽?”

    郭嘉沉默的咀嚼著口中肉食,這回他的吃相倒是慢條斯理,而後更是飲了口在他眼中‘難喝’的茶。待他磨磨蹭蹭做完這一切後,方才抬起頭看向朱儁,說道:“明公毋庸勞心自保,在下自能保全明公。”

    朱儁沉默了會,忽然道:“因為這是郭奉孝說的話,對麽?”

    “對。”郭嘉哈哈笑道,向朱儁舉起茶碗,猶如舉起酒爵:“是我郭奉孝說的。”

    這句話當然隻代表郭嘉,別人苦心積慮的擠走了董承,就是為了讓三公多出一個位置。朱儁因為與郭嘉的關係、以及曾任豫州刺史的經曆,勢必會與潁川士人走得很近,想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幾乎是做不到的事。

    “不過明公也不用為以後想的那般艱難。”玩笑一陣後,郭嘉接著為朱儁考慮道:“改定軍製非同小可,天子勢必會讓明公專主其事,所以……”

    “所以我未必能入承明殿?”朱儁立時會意道,這個結局雖然有些遺憾,但未必不是一條保全的路徑。

    不錄尚書事,就參與不了其他繁雜的政務,更不用與其他人發生爭執,自己大可以利用好太尉的職權,埋頭專心把軍改推行下去。

    時間很快到了二月底,看著朝野輿論未止,皇帝始終不肯為董承發聲,受到屬下提醒的他很快做出了相應的舉措。

    在準備讓位之前,董承自然要先妥善安置自己太尉府中的僚屬們,譬如上疏向皇帝舉薦自己的長史董鳳,請求讓其接替傅睿,擔任右扶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