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七章 禦臨二院(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612更新時間:2020-09-02 14:44:18

    “陛下,治民者非是隻識農桑即可,亦需通曉經濟、劇務。至於農桑,但知順應天時,無故不擾民即可。”見皇帝一句話便將眾人都貶低了一遍,楊琦忍不住出頭說道。

    “所以太學就有五科授業,學業有專攻,以後各科入各職,各專其事,就不用怕外行教內行了。”皇帝提起這個不是沒有緣由,近來多有人對兵部尚書的任職條件有所異議,他一直有意將官職專業化、細化,在這個問題隨時都要旗幟鮮明:

    “農事也是一樣,回去後傳詔勸農令,命他讓京兆農曹劃出幾頃屯田撥給格物院。今後凡是新興農具皆於此地試行,再下詔命天下各郡國舉薦熟悉農事、富有經驗的老農,將其戶家小遷至格物院屬下,不需繳納賦役,隻管在田間嚐試農具、試種各式作物。”皇帝看向韓暨,沉吟道:“韓公,此事交辦予你。”

    韓暨當即明了皇帝心意,他應諾之後,又拱手道:“愚臣淺見,待農具經過試用無誤、新的農耕之法可致增產,當由朝廷推行天下。”

    “你能這麽想,也不枉我交代予你了。”皇帝讚許的答道,然後又在格物院的其他營造、冶煉等科看了看學生。

    格物院除了研製農用、軍用器械以外,還有培養人才的功能,去年年底便跟著太學的日程同樣進行了內部的策試,隻是沒有機會參與殿試,而是直接上報吏部,分配到將作監、都水監以及尚方監等專業性的衙署去了。

    如今都水使者孔融屬下有一大半是來自太學經營科與格物院營造科,這些都是精通算術、水利、工程的人才。皇帝打算著,今年年底再調入一批人,趁著農閑的時候先整治關中水利,然後再將出色的升遷到各地郡縣擔任都水官。

    等皇帝巡看完了格物院以後,便在韓暨的恭送下登上車駕,啟程趕往離格物院不遠的太醫院。

    待大駕離開後,格物院眾人逐一站了起來,依照韓暨的吩咐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張固鬆了口氣,又心有餘悸看向身旁的好友馬鈞,忍不住埋怨道:“也真不知你今日是怎麽了,以前倒看你不愛說話,今日當著天子的麵怎麽就敢說話了?也幸好天子記得你,不然放在別人身上……”

    當年他們兩人奉命在靈台修複地動儀的時候,遭逢大旱,曾近距離見過皇帝一麵,沒想到皇帝記憶這麽好,現在還記得馬鈞這個人的名字。

    馬鈞人還是那麽老實,甕聲甕氣的說道:“我看國家都那麽問了,總不能謊作不知吧?”

    “我以前家窮,朝廷尋到我的時候還在鄉裏躬耕畎畝呢,論及農事,我難道不比你明白?可你見我沒有說,也應該知道此事不該貿然說話才對。”張固不如馬鈞有巧思,但在做官這方麵卻比他要明白:“你我隻是小小的佐史,他們那些中郎、郎中都不敢說話,我們哪有說話的餘地?你以後還是看明白些吧,別總把心思都放在那些工具上。”

    “喔。”馬鈞撓了撓頭,他一開始隻想著讀書入仕,得個微末的官做。可後來發現當官並不適合他,同樣是拿四五百石的俸祿,與其跟別人勾心鬥角,還不如在這裏做‘木工’。

    張固歎了口氣,他雖然有家學,但誌不止於此,與馬鈞相比自然多了幾分計較。

    兩人正要轉身離去時,身後忽然急匆匆跑來一個人,張固回頭一看立時嚇了一跳,卻是皇帝身邊的一個中黃門。

    嚴峻喘著氣跑到兩人跟前,也不理會張固,徑自對馬鈞說道:“國家剛吩咐我過來,問你是否知道‘石灰’?”

    石灰是山裏幾乎隨處可見的石頭,早在上古時代便有先民將石灰運用到房屋建築,隻不過這時候運用的多是石灰粉末,經過燒製的生石灰還要在隋唐以後才開始出現。

    馬鈞自小在山間行走,也見過不少人用石灰鋪地防潮,自然知道此物。當他作出肯定的答複後,嚴峻接著說道:“國家說,古書上有記載,石灰煆燒後加水便如泥漿,曬幹則如磐石。要你據此試驗它還有何妙用,一有成效,即刻報韓公呈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