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2/4)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774更新時間:2020-09-10 01:36:30

    興許是疏遠旁支繼位的緣故,光武皇帝登基後始終對宗室有所薄待,從一開始保證彼等爵祿,到後來降為列侯,無不表達了光武皇帝對同宗諸侯王的忌憚。畢竟這些諸侯王雖說是同宗,但早已與光武皇帝沒有任何關係,徒然留著封地、世襲爵位,又有何益?在這一點上,跟光武皇帝比起來,皇帝就仁義得多了,對於那些關係疏遠的諸侯王,皇帝在前次正旦朝會後便繼續承認了彼等的現有地位,不僅如此,還大肆啟用劉氏宗親,無論是前朝還是本朝,一律量才任用。

    除開那些最開始跟隨皇帝的宗室以外,譬如劉和、劉馥、劉曄、劉楨等人,如今皆各居要職,更別說民間風傳皇帝有意恢複宗師官,用以教育宗室子弟。劉氏宗親若是從劉太公那一代算起,繁衍至今少說也有十數萬人,在這十數萬人的大宗族裏,精英又有多少?像劉備這般徒有家名而無資財的,又有多少?

    宗親不比豪強,在特定的時候,宗親的晉升速度往往要快於士人,宗親裏的賢能又多為天子的助力前提是這些宗親能真正為天子所用。

    “宗親也不盡然都是諸侯近支,鄉裏豪富,也有貧素寒微者。國家倘能拔擢賢才,以為己用,確實是一步好棋。”荀攸輕啜了口茶,忽的抬頭想了一下,又接著慢慢說道:“劉繇能被起複再用,恐怕也與此脫不開幹係吧?”

    原隴西太守劉繇因為在刺史鍾繇的指揮下輕兵冒進,在成公英手下大敗而歸,損兵折將。由於鍾繇在事後僥幸逃脫了懲處,劉繇也隻是罷官了事,他在去歲冬天憂勞成疾,險些病故,最後是聽到了皇帝將其起複為侍禦史的消息後大喜過望,居然當時就好了,導致時人無不鄙夷。

    “倘若死的不是馬宇、楊儒,就劉正禮這一仗,他連身都翻不得!”荀彧輕蔑的說道。

    劉繇能被皇帝重新看中,主要還是他間接害死了楊儒等大族子弟,得罪了楊氏、馬氏,以後除了皇帝,誰還能對他提供庇護呢?劉繇若是從此頹喪,再無鬥誌,也就罷了,若是仍有一絲年少時孤身斬殺賊首的英豪氣概,就應知道此時當報效誰。

    “此人眼下暫不用管他,劉表也是同樣,依我之見,陛下重用宗室,以後定是會立幾個標榜來。卻不知是劉並州,還是那幾個地方郡守……”荀攸輕輕細數著,其實他雖然不大看得起劉繇從‘垂死病中驚坐起’一事所表露的品性,但由於劉繇在涼州任職時與鍾繇多有往來,與潁川士族交往還算親密,在劉繇得罪楊氏、馬氏等一幹大族以後,與潁川士人維持友好關係幾乎成了他唯一的選擇。雖然劉繇注定會為皇帝所驅使,但彼此有這一段情分,以後說什麽都是好的。

    “不可能會是劉伯安。”荀彧篤定道:“劉伯安成名已久,如今已是名動海內,這是個現成的人物,陛下絕不會用他。”

    荀攸心裏也是作此判斷,劉虞聲望、根基早已有了,皇帝能夠給對方的不多,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親手提拔一個宗室重臣出來。這個人會是誰呢?是早已成為元老的豫州刺史劉艾?還是最近主持並州互市、巧妙保下琅邪王的太原太守劉邈?或是在冀州務力農桑、積極照搬河東的一係列新政的清河太守劉曄?又或者是在淮南頗有政績的廬江太守劉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