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470更新時間:2020-11-01 01:49:48

    “是啊。”董承立即應聲說道:“前者是無能,後者是欺君,皆該依律治罪!”

    聽著趙溫與董承兩人再旁一唱一和,黃琬終於感受到了孤立無援的無助,自楊琦退出朝堂以後,承明殿就再無人與他站在一起。尚書令吳碩最是見機得快,聽說是攀上了荀氏,而荀攸在這時候卻始終不發一言,致使吳碩更不會張口多說一句話。

    這個荀公達!

    黃琬在心裏暗想到,案檢民戶之後緊接著就會是度田,潁川那些人必然是首當其衝,連楊氏都要服軟了,彼等怎麽就不急呢!

    可他卻是心急失算了,正是因為最強勢的高門大族、弘農楊氏在皇帝手上受挫,不得不退避鋒芒,所以像是潁川荀氏這樣新興的士族豪強就愈不願輕易出頭。更何況,朝廷上因此產生的混亂才是晉升的階梯,可想而知,一旦楊氏等望族退出朝堂,迅速補上的又會是誰呢?跟這個比起來,那點損失又算得了什麽?

    “就依驃騎將軍所說的去辦。”皇帝最後下了決斷,沒有理會黃琬的辯解:“該如何就如何,關東各地除了諸州刺史、部分郡國守相是由朝廷派遣任命以外,大多都是原官留任。彼等有的是自行表薦,有的是袁氏或他人表立,更還是孝靈皇帝時候花錢買來的官。多少陳規陋習,沿用至今,還把今日的朝廷,當做以前的朝廷一般看待。此等風氣不可長,今年最後的這兩個月裏,先嚴厲處置那些在上計簿中弄虛作假,欺瞞朝廷之輩,然後再由吏部逐一查清彼等履曆、能力、品性,惟賢惟德,方可留用。”

    皇帝借口關東各地案檢民戶不力,準備掀起一場針對關東各地守令的厘清吏治的行動,好在皇帝並沒有將這件事交給私心過重的董承去做,而是全權交給了趙溫。這到底讓黃琬鬆了口氣,趙溫雖然圓滑、極有城府,但也不是那種是非不分的人。

    朝廷不滿於這次十月上計的結果,要重新整頓吏治,關西的大多數官員到是說不上怕,因為他們是早已經曆過的,也自覺平日辦事沒有太大差錯讓自己跌入這場風波之中,所以都全憑看好戲似的靜觀風雲。

    短短半個月,就有好幾位郡守、國相被罷黜乃至入獄,其下的縣令、縣長因瀆職失職被判罪的也多以十數。

    黃琬坐不住了,再這樣弄下去,等朝廷從關西調換一批能吏過來,之後案檢戶口的力度隻會更加嚴厲!然而他心知,在楊氏不肯出麵的情況下,光靠自己以及才重返朝廷不久、未能站穩腳跟的荊襄士人並不足以勸阻皇帝收手,還需另外謀求外援。

    河北士人立場尷尬,是不能考慮了,江淮士人又不曾被黃琬放在眼裏,何況周瑜此人還是皇帝的姐夫。隻有在朝堂上初成氣候的潁川士人,才足以與黃琬結成一氣,隻是荀氏目前並沒有要動作的意圖,所以黃琬打算暗中逼他們一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