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二章 高風遺露(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548更新時間:2020-12-14 02:10:22

    最開始倒還好,他資曆雖淺,但第五巡、王絳、賈詡都是脾氣好、善於明哲保身的人,也樂於親近態度謙遜、背景深厚的劉和,加上他辦事足夠勤懇認真,這才慢慢紮穩腳跟。可隨著第五巡等人的接連調任,新任太倉令國淵、勸農令鄭渾無不是大儒、名士,均輸令麋竺與外戚王氏、甚至與天子沾親帶故,手底下一數全是硬茬,劉和自己的麵子還沒別人的名字大,有時說的話哪裏會使這些前輩們服氣?

    “你到底是資望不足。”劉虞知道原委後,歎息道:“當年董卓為了籠絡我,徑自拜你為侍中,已經招致非議。如今又是身居卿位,以晚輩之資、九卿之位去管前輩,難免會有人把你看輕。”

    年輕、才薄、人微,這些都是劉和的短板,他三十出頭便是九卿高位,前途無量,得來輕而易舉;擔任大司農期間並無卓越的建樹,就連當年旱蝗,平抑關中糧價還是他反過來配合麋竺等人做事,後來麋竺經皇帝特許,與太倉、平準三監定期會議,監測社會經濟、隨時預警非常,並在每個季度聯名上奏財政方麵的健康情況、以及提供相關經濟發改建議、參與調整財政政策——權勢幾乎超越了其上級大司農本身。

    “彼等三監會議,你身為上官,難道不該過問幹預麽?隻要過問,便有話可說,也不至讓人占了風頭去。”劉虞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他隱約想到,大司農已成弱幹強枝之勢,劉和壓不住鄭渾這些有才華的名士,鄭渾等人之間又幾度政見不合,彼此不服。劉和沒有居中調解的能力和威望,遲早會把內部搞亂,而這時候隻要有人上疏參劾一次……

    不說別的,單是‘無能’‘失職’等幾個汙點就如何也洗不清了!

    “唯、唯。”劉和本性誠厚,隻適合做個謙謙君子,一旦麵對這樣複雜的人事關係就隻能束手無策。麵對父親的提點與責備,他更是愧疚不已,低著頭不斷地點著。

    “當初我與宗正、靈台令等宗親結納交好,請他們看在同宗的份上對你多加照拂,看來還是我的顏麵不夠。”劉虞臉色不悲不喜的說道,當年他從幽州召回長安,在那年的宗室朝會後,與宗正劉鬆、劉琬等宗親小聚了一番,秉承皇帝的意思,要起用旁支宗親中有賢才的為國效力。故劉虞在赴任並州時也與劉鬆托付過,但對方似乎並不領情。

    “阿翁……”劉和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當初賈詡在他屬下做平準令時,任他百般示好都沒有得到對方半點回應。想起如今賈詡官至中書,權勢無兩,不禁更為懊惱:“是兒子沒有做好。”

    “或許你還需要一些曆練。”劉虞心裏雖然對大司農內部的摩擦有些不安,但對自己兒子的前途、他比對自己的還有信心:“當年天子危難時,你做侍中從中照顧不少,又奉密詔冒死出關求援,可謂赤誠。天子親信你,故能留你長居此位,隻要不犯什麽大錯,我想也不會有什麽變故。至於麋子仲他們,你若開解不了,不妨將此事說與天子,就言在其中難以招架,此策之論還得請天子定奪。”

    劉和略一思索,便點頭道:“謹喏。”

    與父親一樣,劉和向來是個孝順忠厚的人,聽了劉虞的話,第二天他就將內部的齟齬具體上疏,把解決不了的事推給了皇帝。太尉屯曹掾孫資得知此事後嚇了一跳,他實在想不到劉虞會糊塗到讓兒子自揭其短,這不是敞開了讓人數落麽?他急的趕去見劉虞,一開始劉虞尚不明就裏,直到向他陳說利害,劉虞才有些慌了。

    劉虞強自鎮定下來,努力對皇帝與劉和的信重抱有期待:“這是政見有異,大司農難以自決,自然要上疏天子定奪。”他回想了一遍劉和寫就的奏疏內容,略略鬆了口氣:“又不是什麽尋常瑣事,以往朝廷內有異議,皆自上決,如何不可?”

    “作為主官上司,聲名不如屬下,甚至得不到信服,這是無德;兩項政見之間,皆有便宜於國事,他卻無從權衡決斷,反而拋給天子,這是無才;下屬之間因政見而爭執不休,險些釀成私怨,他卻管束不了,這是無能。”在衛將軍府,曹操眼底帶著笑意,對郭嘉說道;“當年劉伯安在幽州就同樣管不住公孫瓚,上下不和,還與他鬧生分。這父子二人真是前後相承,遑不多讓。”他取笑了一會,又說道:“隻是當年天子親自從中調和,這才沒讓他二人鬧出事端,如今就不知天子還願不願意再調和一次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