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八章 漸漬磨礪(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36更新時間:2021-04-09 00:20:30

    “趁著大勝,朝廷的政令要盡快推行下去,也不拘在河東、河北等地試行了,直接頒行下。”皇帝揮揮手道。

    “這會不會有些太快?”荀攸猶疑的問道。

    皇帝還未什麽,賈詡在一旁先發言道:“臣卻以為正是時候,彼等作亂豪強不但是大逆而行,更是讓下人見到了彼等坐擁家兵部曲、高牆深塹之弊。如此一來,朝廷盡罷豪強私兵、廢塢堡便能順勢而行。部曲塢壁一去,朝廷再有它政,便如順水推舟,輕而易舉了。”

    “這正是我要的話。”皇帝讚許道:“就這麽辦吧,中書監擬詔,讓承明殿諸公看過後發尚書台施行,務求這一二年間,下隻有朝廷的兵馬、朝廷的壁壘。”

    “陛下。”穆順在門邊見皇帝等人的差不多了,便適時道:“周侍郎求見。”

    “我正要傳他,讓他過來吧,再派人去公主府將周循接到皇後那裏去。”皇帝抬眼看向穆順,這麽著,賈詡、荀攸各自對周瑜的來意也心知肚明,就勢告退了。

    臨走前,荀攸忽然拱手了句:“‘無恒之庸人’,今引而教之,可成矣。”

    皇帝意外的看了荀攸一眼,他不是沒有聽懂這句‘子路’經孔子教化的典故,而是驚訝於荀攸為周瑜、孫策起了好話。

    荀攸並沒有等皇帝有何回應,稍遲了半步,便與賈詡一前一後的離去了。

    兵部侍郎周瑜比以往要更沉穩許多,他在殿上向皇帝行禮過後,閑話幾句,靜等皇帝先開口引起話題:“這次益州、荊州還複安定,徐晃、沮雋諸軍要重新安排。尤其是南中,益州郡要改稱建寧郡,將孫策麾下的呂範調為太守,朝廷準備調孫策繼續往南,過永昌西進,新開一郡曰‘雲南’,擬讓黃蓋任太守。”

    皇帝了一通後,這才看向周瑜:“周郎不妨做這個傳詔的使,親自往南中撫慰軍士?”

    周瑜麵色不改,稽首拜道:“臣謹奉詔,陛下聖意,不敢不尊,隻是……對於孫伯符,臣卻有些許淺見。”

    皇帝拿起桌上的茶碗將要送往嘴邊,麵色沉靜,沒有出聲。

    “孫策在南中苦戰數場,雖有孫暠等事,但也是為國家效了死命,如今彼麾下兵疲將乏,亟待修整,不宜遠征,朝廷意圖開拓,何必單單選了這一支兵馬?疲敝之眾遠赴異域,若是大事未成,豈不是耽誤了朝廷的遠略?”周瑜淡淡的道,像是在從客觀的角度敘述一件事:“臣也擔憂軍中的議論,孫氏以往雖有阿附袁術的劣跡,但總算迷途知返,歸順朝廷。如今損兵折將、受盡苦累至此,難保不會讓其他歸順的外將心生猜疑……”

    這話裏麵的火藥味太重,穆順稍稍往後退了半步,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聽見有人這樣在皇帝麵前話了。

    “那依你看,該怎麽辦?”皇帝隻手拿著茶碗,慢悠悠飲了口,問道。

    周瑜自然而然的道:“安南將軍雖是由交州翻山至南中,一路走來受過不少苦,但在永昌、建寧並沒有經過孫策那般鏖戰。其兵馬健全、士氣尚存,諸位魏延、王威等人立功之心仍切。陛下既命安南將軍鎮南中,何不使其攻略新地?”

    “讓沮雋帶兵出征,留孫策鎮南中?”皇帝似乎有些意動。

    “臣以為,交州、益州之南多深山茂林,蠻夷不服,常趁亂襲擾疆界,昔安南將軍收服九真、日南等故郡,恢廓不少。今可趁勢收服蠻夷,擊扶南、究不事、諶離等國,設置郡縣,使其感受王化。”周瑜點頭道:“是故此戰非安南將軍不可,而孫策這員虎將也不必留在南中,大可派往北方聽用。今後南方無患,所患者將在於北之鮮卑,孫策到此,必能為朝廷有所建功。”

    “這麽些年了。”皇帝沉默了許久,最後還是道:“你還是這麽悉心的為他著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