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以建功(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160更新時間:2021-05-09 23:08:53

    皇帝有意讓徐晃主持西北大局的心思昭然若揭,消息不難走漏,更何況當時在場的還有荀攸,曹操知道此事後果不其然生了許久的悶氣,在廡廊下坐了很久才鬱悶的說道:“當初允諾了妙才,日後征伐西域必以他為主,看來我是要食言了!”

    “曹公,從叔向來謹守軍令,也知道曹公拳拳之心,不會因此而有怨言的。”夏侯尚站在庭院裏,抱拳說道。

    “我素來知道他的性子,你也不用多慮,盡管忙你的去吧,難得休沐。”曹操渾不在意的揮了揮手,打發夏侯尚下去:“子桓他們不是商量好了要出城遊獵麽?你何不也跟著去?”

    夏侯尚到底年紀還輕,偷偷看見曹操臉色平靜,心裏一鬆,當即告辭去了。

    在他走後,曹操的臉色立即陰了一瞬,右手無意識的捶著身旁的廊柱,目光不知盯著庭院裏的何處:“看來不論是西域,還是鮮卑,國家都是主意已定啊。”

    站在曹操如今的位置來看,南方諸州業已平定,就連黃琬都已徹底熄了心思,真正歸隱山林,各項朝政一一推行無阻。就連新辟之地雖大多隻是初步定下州郡的名字,離正式的移民屯墾、設置官吏還遠著,但也沒有了大患,隻零星幾處蠻夷作亂,有沮雋、孫賁等人鎮守,根本不用再牽扯朝廷的太多精力。

    所以朝廷接下來勢必要將目光轉移到北方,先通西域,便能從容伸展雙臂,屆時無論步度根還是可比能,無論服是不服,隻需幾戰,都能為後世開百年太平。

    本來在曹操的安排下,夏侯淵主持征討西域,然後以一方主將的身份,與張遼一東一西,共同夾擊鮮卑,立下不世之功。為了順利達到這個目的,他不惜暗中放縱徐晃擁兵自重的流言,讓皇帝心生顧忌、不敢重用,可誰知道……

    “我聽說當年徐公明屈身行伍之中,全賴國家識得英才,特為拔擢,這才有今日之功。”董昭見曹操主意落空,在一旁安慰道:“外間流言雖然誅心,但國家向來英睿,徐晃又知分寸,豈會因此而冷落君臣之情?”他接著道:“既不可得,便也不用再多憂思,西域到底事小,徐公明縱然是主大局,也不會率兵親至,夏侯妙才還有可為之處。”

    “自從段煨被調任安西將軍時,我就知道妙才不能獨當一麵了。”曹操惋惜的歎了聲,道:“國家雖未有明示,但這樣的勳勞,終究還是輪不到我。”

    眼看曹操似有放棄之意,默不作聲的郭嘉忽然悠悠說道:“輪不輪得到,尚在兩說。”

    曹操眉頭一動,很快朝對方看去:“這是怎麽說?”

    “國家眼裏就隻有一個徐晃不成?別的不說,單說是提拔、重用,可幽州張遼又能比他差到哪裏去?”郭嘉輕輕笑著。

    董昭立即會意,忙道:“正是如此!天下人隻把徐、張二人並論上將、比試功勳,張遼在幽州急於進討公孫,征伐烏丸、高句麗,在樂朗拓地數百裏,新建州郡,哪一項不是追著徐晃來的?如今徐晃安靜南方,已然功成名就,受封右將軍,倘若說急,恐怕沒有比張遼還要急的了。”

    曹操聽到這裏,心裏卻並未輕鬆多少,他不能將希望放在張遼是否顧全大局上,如今的重點也不再是夏侯淵是否能獨當一麵,而是郭嘉、董昭的某一句進言提醒了他。

    徐晃功高勳重如此,皇帝仍要加以重用,難道在皇帝心裏,徐晃遠遠不隻是做一個右將軍?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