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三章 何時載戢(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194更新時間:2021-08-23 00:16:45

    荀彧知道曹操這麽一番言語,成功讓自己的人得受重任,隻要在這次立下功勞,成功辦好遷豪於雒陽的事,下一次遷豪於長安諸陵,舍彼其誰?隻是荀彧雖看得清這些好處會讓他與曹操的結盟會愈加穩固,但還是在一旁聽得眉頭顫,不敢貿然出言,始終覺得對方不止這點企圖。

    天漸漸黑的晚,大臣們出宮時仍是在湛藍藍的天底下,遠處的城牆上還懸著一輪白日,讓人暖洋洋的想脫掉身上的春衣。

    今天是荀彧在宮中值宿,曹操在出宮前先將荀彧送回尚書台,兩人一路上並未作聲,直到車簾一落,擋住了稀薄的夕陽,荀彧才沉聲問道:“濟南之事一發,牽動的可不止青州一隅,楊司徒在雒陽才將遷豪的事幹起來,甚至還頗見成效,如今有人不買他的賬了,理當讓他繼續辦下去,將平賊的事一並擔了。這樣該得罪的人盡由他得罪……何故這時候將事情接過來?”

    荀彧問著,目光看向曹操,似乎有所不解。

    曹操不以為然的笑了一下,讓荀彧心頭一跳:“文若何必明知故問呢?這次哪裏不出變故,偏偏是發生在濟南,偌大濟南,近十年有誰撐得起場麵?”

    荀彧立即想起了一人,前任司空淳於嘉,董卓被誅後,一度成為王允的臂膀,最後雖然被免,但算全身而退,這麽些年歸隱鄉裏,倒是讓人險些忘記了。

    若是有淳於嘉在這裏從中作梗,影響的可不僅僅是濟南一地了。

    荀彧皺了皺眉,說道:“淳於氏始於先秦,綿延數百年,根基深厚,可眼下大勢所趨,他怎麽還會做這種事?”接著,他又自答道:“他以三公之尊,依附王允,與國家頡頏,可見其眼界不過如此,這麽做倒不為奇事。”

    “奇事麽?”曹操嘿了一聲,徑自說道:“一介老朽,退隱鄉裏,我何懼於他?就連陛下,或許也未曾將他放在心上。我此番料想的,除了使元讓等人立一番功勞,以待後用外,還有劍指劉伯安之意。”

    荀彧沉默了半晌,最壞的事情果然讓他猜到了,近來劉氏宗親在朝堂聲音愈發強大,又無比支持皇帝的朝政,同意削弱各地郡國的豪強大族,畢竟地方上的強族削弱了,這些有封邑、有莊園、不在遷豪之列的劉氏宗親就更舒心了。

    曹操一直將自己視為皇帝推行改革的重要人物,自然會將劉氏宗親視為競爭對手,其中就有太尉劉虞。

    馬車中一時寂靜無聲,曹操又道:“劉虞此人幾經沉浮,多錯少功,還能留在朝堂,多半都是靠他在宗親裏的名望。本來宗正劉鬆足以與他分庭抗禮,但誰讓劉鬆與其父門下故吏士人們走到一起,早些年還暗中幹涉朝政,如今濟南事起,陛下自然不會放過他。劉鬆不日一去,我要對付的,也就隻一個劉虞了……”

    “孟德……”

    曹操話音未落,荀彧臉色凝重,艱難的吐出兩個字,曹操不由得停住話頭,朝他看去:“孟德打算怎麽做?”

    “這個容易,劉虞自受挫之後,見自己無事,心思又起,便想要再進一步。此刻見到楊彪在關東辦事不利,其必會站出來劾奏。”曹操笑著道:“他不知道眼下正是天子需要楊氏的時候,我隻要力保楊彪,就足以將他反擊下去!”

    荀彧一時語塞,久久才道:“所以當初孟德力薦楊彪赴雒陽時,就已經想到會有今日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