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六章 抖三斤(2/2)

作者:天工匠人字數:4922更新時間:2019-04-01 16:27:37

    他心想,還是老爺子有遠見,這野豬肉雖粗糙,比不上家豬的味道,賣不上價錢。但等到了年底,家家殺豬過年,自己家把這野豬宰了,不是就能省下一頭豬,來年多一份收入?

    他是這麽想的,孫祿他爺也是這麽定的。

    但爺倆誰也沒想到,還沒等到殺豬的時候,這頭被圈養的‘大年貨’就先後惹下了兩樁禍事。

    那時候年味還很重,也沒什麽不讓放鞭炮的規矩。

    還沒到歲末年關的正日子,村裏的熊孩子就開始想方設法的向家大人要錢,從村頭的賣部裏買來呲花筒、掛鞭之類,聚在一起劈裏啪啦的顯擺著放了。

    相比城裏的娃,農村孩子更淘一些,而且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搗蛋。

    白了就是一個村裏有一大堆熊孩子,肯定得有個‘孩子王’!

    這‘搗蛋部隊’的頭頭,必須得具備三個條件。

    除了‘王霸之氣’,還必須得是心眼多,能搗蛋搗出花樣來;再就是,這類‘頭目’普遍得比其他熊孩子年齡要大一些。

    孫家樓也是一樣,孩子堆裏就有這麽一位無冕之王。

    可這位‘大王’和其它村的孩子頭頭有點不一樣,別村的孩子頭都是男孩兒,這‘大王’卻是個假子、是個女孩兒。

    孫祿他爹回憶:這‘女大王’家是外來戶。

    是外來戶,也就隻是相對孫家樓的老人們而言。

    按村民樸實,即便是外來遷入的人家,當時議論一陣是免不了的,過後很快也就忘了,不存在排外、區分對待什麽的。

    可這孩子王一家,卻一直都被標記上了‘外來戶’的記號。

    這並不是孫家樓的村民都不良善,而是這戶人家的姓氏比較特殊,無論放在哪兒,不管名字,隻聽姓氏,就覺得他們家人和別家不一樣。

    這孩子王姓的是百家姓裏很生僻的一個姓氏,她姓鈄[du三聲,同抖]。

    具體這女孩兒叫什麽名字,孫祿他爹也想不起來了,隻知道她比一般的男孩兒都淘,當時在村裏還有個大人孩兒都知道的外號,叫‘抖三斤’。

    對於‘抖三斤’這個外號是怎麽來的,孫祿他爹倒是記得清楚。

    那年月,還是老思想的人多,‘抖三斤’她爹也和其它人一樣,老婆懷孕的時候,盼著生個男娃。

    結果‘抖三斤’她娘十月懷胎,生下來卻是個不帶把的。

    當時‘抖三斤’她爺得知這消息,就抖楞著手:“怎麽是個千金啊?就不能抖楞抖楞,甩掉個三斤五斤,長個‘把兒’出來?”

    就因為這樣,‘抖三斤’這個外號,就這麽地被當時在場的鄰村人給傳播出去,喊開了。

    這些都是題外話,最關鍵的是,隨著‘抖三斤’的長大,所有村民都感歎:有文化的人話就是在理,‘生男生女都一樣’絕對是‘真理’。

    這話雖是戲謔,卻也不是村民嘴碎。

    這‘抖三斤’……實在是比男孩兒淘的太多、太狠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