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遺書(2/3)

作者:天工匠人字數:7648更新時間:2019-09-30 19:02:46

    “和你先前猜測的差不多,不過,多少還是有點出入的。”

    我點了點頭。

    桑嵐也看了信的內容,顯得憤憤不平,“這個叫鄧勇的劊子手,也沒想做什麽巡海夜叉。隻不過他老家本就是七河口的,年紀大了,想要落葉歸根罷了。他把所有的積蓄都捐給村民了,那些村民居然還把他……真是理不容!”

    我微微皺眉,“你別這麽躁好不好?看仔細了,這個鄧勇,可是鹹豐年間生人,你忘了我們看到的那些村民是什麽年代的?”

    桑嵐一愣。

    李闖兩手捧著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看向我:

    “你可以再看看另外一張,那上麵應該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我點點頭,展開了另一張信紙。

    同樣的筆跡,開頭兩字卻有些觸目驚心——遺書。

    雖然隻是一張信紙,卻用近乎普通鋼筆字大的行楷書寫了滿滿一張。

    我看的很慢,很仔細,待看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卻是瞳孔驟然一縮。

    季雅雲和桑嵐是和我一起看的,這時桑嵐也忍不住訝聲道:

    “這個淩大善人,難道就是淩家的人?是鄭月柔的親生父親?”

    我沒回答她,而是直到把全部內容看完,才緩緩的:

    “的確是淩家的人,可要按時間算,那祠堂應該不是鄭月柔的父親建造的,他父親,應該隻是在對岸造了間房子,專門照看那‘龍王祠’的。”

    我這麽認定,是因為遺書末尾的日期,以及當中關於‘龍王祠’的部分內容。

    按照鄭月柔現在的年紀推算,建造龍王祠的時候,他父親也就三十來歲左右,那時村民或許還有些守舊,但不太可能對一個年輕人冠以‘大善人’的稱號。

    見季雅雲和桑嵐眉宇間都透著糾結和疑惑,我想了想,試著分析:

    鄧勇是鹹豐年間的劊子手,這點毋庸置疑。

    他雖不是七河口出生,但退休後,還是秉承落葉歸根的想法,回到了祖籍老家。捐出畢生積蓄,為的是造福鄉裏,也為了能夠被村民接納。

    他是想在老家聊度餘生不假,但應該也是知道行內關於夜叉的傳的。

    所以,他才在死前為自己打造了一口石棺,讓人在他死後,將其殮屍入棺,沉於河口之下。

    我抬眼看向李闖,李闖看了看我手上的信箋,:

    “李季康就是我太爺,他當初住在七河口,見到‘淩大善人’的時候,就對我爺‘此人非是善類’!”

    我問:“老人家懂相麵?”

    李闖:“我們李家隻專注手藝,但要起來,當工匠窮其幾代,都幹一個行當,那對於其它……也有些觸類旁通。那和真正的相術不算是一碼事。”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他的意思。

    李家是以泥人泥塑聞名,想要塑其形,先要觀其骨,眼力非比尋常理所當然。

    “我一直想不通,當初龍王祠還沒有開始建造,太爺怎麽就反應那麽大,在那淩大善人去到村裏沒多久,就讓我爺帶全家離開七河口,回河南老家。”

    李闖擰起了眉頭,對我:“遺書你看過了,但你不知道,當初太爺把這交給我爺的時候,千叮萬囑,讓他必須得是在某年某日才能打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