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五回 遠走北原(2/4)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9904更新時間:2019-12-30 14:51:35

    

    紀澤所率的血旗騎軍,就此從西北諸強的視野中全然消失。匈奴人幸災樂禍之餘,不免惋惜不能生啖其肉,繼而埋頭舔起傷口,尤其是忙於應對河套那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司馬騰爽了,身邊沒確亂惹禍果然清淨,為了繼續清淨,邊塞一線的關愛都給打一遍招呼吧。

    

    並州軍民乃至司冀諸州的大晉百姓們卻傻了,剛從西征軍兵口中得知有位孤軍出塞的民族英雄,轉眼便傳來雁門關外那悲愴寒心的一幕。消息像長翅膀般傳得人盡皆知,含恨吐血,有家難歸,淒然遠走的紀某人頓成揚名一時的悲劇英雄,不知賺取了多少錚錚虎淚,又揪痛了多少閨內芳心,更有不少家長教育孩子,長大千萬別學他那般犯傻。

    

    盡管並州軍高層對這樁醜事加以層層封鎖,但悠悠眾口又豈是一道封口令便能輕易封堵,更何況其間還不乏血旗營、關西勢力甚至匈奴勢力的大肆渲染。好在,見慣做慣了這類陰暗勾當的世家大族們不會跟著起哄,黔首愚民的沸反盈終歸翻不起風浪,時間一長,除了苦主三十六寨軍民,血旗將軍之名很快從茶餘飯後淡去,尤其在中原內戰的消息沸沸揚揚之後。

    

    《資治通鑒》有載:“(永興二年)東海中尉劉洽以張方劫遷車駕,勸司空越起兵討之。秋,七月,越傳檄山東征、鎮、州、郡雲:‘欲糾帥義旅,奉迎子,還複舊都。’東平王楙聞之,懼;長史王修楙曰:‘...’從之。越乃以司空領徐州都督,楙自為兗州刺史;詔即遣使者劉虔授之。是時,越兄弟並據方任,於是範陽王虓及王浚等共推越為盟主,越輒選置刺史以下,朝士多赴之。”

    

    東海王得了徐州,招兵買馬,磨刀霍霍,關東陣營群起響應,聲勢浩大。盡管關西陣營立馬遣使承認東海王專領徐州,但關東陣營自覺養精蓄銳已足,對這點示好並不買賬,卻是非要奪回傻皇帝在手才校權謀遠勝軍事的司馬越,成寫信致函,交結名士,勾連各地,痛陳國位不正之弊,就差拿個擴音喇叭全國廣播了。

    

    長安的河間王作為關西陣營的現任魁首,焉能輕易放棄挾子以令諸侯的特權,即便心虛,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早在派出使者劉虔前往徐州的同時,關西陣營業已信使四出,對關東之地加以分化拉攏。以洛陽為起點,緊鄰的荊州、豫州和司州自然成了關西陣營的工作重點。

    

    在荊州軍政一把抓的劉弘算是西晉末年難得的良臣,對兩方陣營的內戰毫無興趣,並未加入任何一方,反而公開上表勸架。司冀乃司馬模的地盤,官麵上沒戲,暗地裏卻有司馬穎昔日埋下的伏筆,這且不。唯一熱情響應關西陣營的關東大佬要屬豫州刺史劉喬,誰叫被司馬越最終選中的豫州砥柱是跟他不和的範陽王,而非他劉喬呢。

    

    又一輪中原大戰眼見不可避免,兩大陣營一觸即發,雙方戰將摩拳擦掌。作為範陽王的左膀右臂,劉輿劉琨兄弟自也忙著厲兵秣馬,招攬英才。這一日,劉琨卻在百忙之中低調趕到緩衝之地洛陽,拜訪僑居簇坐看風雲的祖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