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九回 科考選官(2/4)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9978更新時間:2019-12-30 16:32:45

    

    事實上,孫鵬所率的六千軍民會合夏田的一曲水軍,足以對琉球青壯進行一對一的全麵碾壓,紀某人這般頗顯喪心病狂的出兵,更多卻是為了節約征服時間並盡早開展墾荒。而緊隨著孫鵬的東征軍,三日之後,華興府便組織了四支各五千青壯的建設兵團,攜眷近八萬人,附帶牛馬農具與生活物資,由紀澤親自率領,奔往了琉球。

    

    不過,在前往琉球之前,紀澤除了張羅琉球移民的準備事項,還做了兩件事。其一,通過愈加繁盛的文明島,有關人員向多名馬韓客商頗不經意的泄露了華興府正在大舉征兵的消息,目的不詳。至於包庇州胡遺族偷襲樂島的韓王,聞訊後是否會受到刺激,進一步征調兵壯備戰,那便是華興府拭目以待的事情了,左右血旗軍主力業已回歸樂島,不怕事大,恨不得韓王作死呢。

    

    第二件事則是通過《華興時報》第二期特刊,華興府發出首屆官吏考耗通告,輔以《科舉與公務法》試行版的頒布。華興府將於七月與九月分別舉行首屆官吏選拔考核也即科考的初考與複考,作為未來華興政權中所有非軍方文職官吏的選拔與任免依據。

    

    來華興府海外諸島現行的集體計劃管理僅是短期特殊狀態,是大遷移的必要過度,依舊延續著鼇山、太行之時的準軍管模式,那時的血旗係統以軍事為主,生產為輔,行政部門更多充當著血旗軍的後勤角色。對應的,那種體製下,官吏的質量與數量需求委實不高。

    

    而今華興府轄民已近五十萬,血旗軍將退居華興府次席,而暖飽之後的百姓也將有著更多的需求。顯然,既有的集體經濟難以長久,到了年底分田分地,軍管模式必須放開,傾向私有經濟的華興府機構建設勢在必行,卻苦於缺乏合格且足量的文職官吏,選拔並培訓官吏已是刻不容緩。

    

    據《華興時報》特刊所言,隻要是十六歲以上的公民、平民,就有權利報名參加七月的一場衡量漢文水平的科舉初考。鑒於華興府普遍的文化水平,此番科考初試,其內容不要求文采,無關四書五經,隻要粗通漢文、識字過千、略知史政和知曉基本法律條文即可。

    

    隻有通過這場初考,既有文職人員憑此方可留用,尋常百姓憑此可以求職吏員(晉時官是官吏是吏),乃至競選村正抑或谘議,四級以上民爵亦可憑此求取八品以上官員,自然,也隻有通過這輪初試,方能參與九月的科考複試,也即真正的科舉考試。

    

    事實上,所謂初考就是為了給出身底層的華興現有軍民擔任官吏開綠燈的。九成的事情是九成的人有能力做好的,關鍵在於是否有機會讓他們去成長。既然沒有足夠的飽學之士成為華興府政權的中流砥柱,那就讓勞苦大眾們自己來吧。

    

    所幸血旗係統兩年前就開展了“大學文”運動,有心堅持者真就不少,盡管憑此變得文才斐然的一個沒有,識字過千的軍民卻是大有人在,基本能夠讀寫簡單公文,進行粗淺計算,其中不少人還不乏民務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腦中沒那些陳詞濫調,更沒那些彎彎繞繞,對紀澤可謂衷心擁戴,豈不正是紀澤所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