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2/3)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8926更新時間:2020-04-29 04:53:10

    看著趙雪一臉財迷樣,紀澤不由一樂,想了想,他笑道:“金礦自要大力開采,沒什麽比這更能緩解華興財政,乃至刺激經濟,製幣盈利同樣可校不過,為夫這裏還有一個法子,費時或需三兩年,但絕對比製幣賺得更爽更黑!”

    趙雪立馬來了精神,急聲催促道:“快快,不許賣關子!”言間,她的魔爪已經伸至紀澤的腰間,呈威脅狀。

    紀澤連忙故作誇張的告饒道:“好娘子,饒命啊,為夫老實交代就是。按如今市價,一個半兩金幣約合一貫五銖銅錢,倘若我等就此開始積蓄黃金,並刻意將金價由一貫五銖錢抬至兩貫,甚或更高,屆時所囤黃金加之金礦出產,其財富將直接升值一倍甚至更多,這是否比製幣更有賺頭?”

    “這,這,這太黑了,不過我很喜歡。”趙雪嘴微張,回了半神,這才恢複理性,她仔細思索片刻,繼而認真道,“設想很好,金價的確一直在漲,如今金銅比價相比西漢確是高了四倍,但那可是用了四五百年,短期內升值一倍可不容易。我華興府經濟總量相比大晉畢竟尚,想要做出那等手筆,能行嗎?”

    (注:到了西晉,中原地區的富金礦已近采掘殆盡,貧礦隻得留給後世的工業時代。黃金產量大幅下滑,而存量黃金則不斷被埋入墓穴,令得市麵上黃金日少,金價漸升。譬如,漢初的一金(指的是二十兩的金錠)價值萬錢(五銖錢約0.2兩),算下來等重金銅的比價僅有百倍,到了唐朝寶年間,一兩黃金約值十貫(一文銅錢重0.1兩),比價則近千倍,宋朝更達三四千倍,由此可見一斑。)

    紀澤道:“太平年景自然不行,可如今大晉戰亂難休,金融隻會一直敗壞,甚至回到物物交易,嗬,決定金融市場的是活躍交易量而非固定持有量。我等可以趁著大晉再度亂起,銅幣貶值,適當貶值華幣,繼而宣布華幣與銅幣脫鉤,進而打壓直至拋棄銅幣,同時,外貿交易優選金銀結算,邊吸納黃金邊托住金價。嗬,借勢而為,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困難。”

    進入工作狀態,趙雪好一陣思索,再度質疑道:“華幣隨銅幣貶值,金銀升值,受損最重者,乃晉朝的富之家,其次是世家大族,可這是否同樣有損我華興百姓?再有,若是大晉勢力察覺不對,出手阻截,又當如何?”

    “我華興百姓本就少有金銀,有關稅隨時調節,再將華幣與糧價掛鉤,海外部分當可基本穩定,至於內陸兩郡,可適當補償。”顯已有過考慮,紀澤不假思索道,“更何況,華幣適度貶值,也利於我工商出口。”

    “至於外部勢力,須知大晉同樣不乏偏重持有金銀的世家大族,亂世本就金貴錢賤,我等隻需推波助瀾,低調行事,待得趨勢一成,隻怕不乏世家大族成為我等助力。”紀澤淡淡一笑,胸有成竹道,“更有甚者,呂宋金礦不論是誰發現,遲早全在我等掌握,而大晉業已幾無可采金礦了,沒誰能夠長期阻擋我等升值操作,充其量不過時間而已。”

    (注:盡管後世中國一度是世界第一黃金出產國,但晉時非但國土麵積有限,而且,什麽電解提純王水提純氯銨法提純通通做不到,隻能采用原始的淘金法,最多用汞齊化,這樣條件下,金礦開采的條件是每噸礦石含金量100克,而非後世的5克。)

    “其實,囤金牟利僅是次要,為夫之所以希望提高金銀比價,是為日後將華幣與金銀綁定,從而徹底穩定金融,且稱其為金銀雙本位,理想的等重比價為金銀銅一比十比千。倘若金價太低,隻怕日後經濟一旦繁榮,便會金銀短缺,依舊難免銅幣與華幣貶值,倒不如趁早動手。”見趙雪已無質疑,紀澤嘿笑道,“為夫素來二把刀水平,如何聯合內外力量,如何興風作浪,具體操作還得勞煩娘子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