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2/3)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8924更新時間:2020-05-04 21:42:50

    海路被封,陸路又畏懼於血旗騎軍的軟纏硬碾,可憐的倭國中樞空有兩萬正規精銳,五千私兵,外加最後的萬五民壯,卻一直奈何不得釘守城外大營的萬餘北路軍,隻能看著其他國土一點點淪陷,看著自身淪為網中死魚。而到了五月十六,也即血旗軍兵發對馬島的一個月之後,倭國中樞連旁觀的權力也被剝奪,隻因血旗軍南中北三路大軍,合五萬多人,終於勝利會師於邪馬台城下。

    而在此期間,第二批十數萬移民被遷至倭北,隨來的還有張賓等華興府軍政各署的大部分官員,整一副華興中樞遷至倭島的架勢。分配移民,安置土著,公審批鬥,組建鄉村,梳理地方軍政架構,尤其是搶收搶耕搶種,在倭國中樞猶自困守邪馬台王城的情況下,整個倭北已然進入了殖民大開發的新篇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邪馬台外,血旗軍南北中三路軍已然落定,各駐南北西三處大營。此刻,城西大營,中軍大帳,一應血旗高級將官,乃至方至倭島的一應軍政高層濟濟一帳,不過,言語間談論的卻非眼前戰事,而是華興府一應軍政現狀,以及來自大晉內陸的一應消息。

    《資治通鑒》有載:“公師籓既死,汲桑逃還苑中,更聚眾劫掠郡縣,自稱大將軍,聲言為成都王報仇;以石勒為前驅,所向輒克,署勒掃虜將軍,遂進攻鄴。時鄴中府庫空竭,而新蔡武哀王騰資用甚饒。騰性吝嗇,無所振惠,臨急,乃賜將士米各數升,帛各丈尺,以是人不為用。”

    “夏,五月,桑大破魏郡太守馮嵩,長驅入鄴,騰輕騎出奔,為桑將李豐所殺。桑出成都王穎棺,載之車中,每事啟而後校遂燒鄴宮,火旬日不滅;殺士民萬餘人,大掠而去。濟自延津,南擊兗州。太傅越大懼,使苟曦及將軍王讚等討之。”

    著力於開拓海外的血旗軍,尚未如何挪動大晉曆史車輪的走向,而司馬騰這個一度害得紀澤遠走塞外的大晉王爺,內外戰都不內行的繡花枕頭,偏卻恬居都督要職的貨,還是如同曆史一般,敗於時任汲桑軍前鋒將的石勒,進而身死道消,而親手宰掉他的那個李豐,其前主公則是昔日敗亡於司馬越暗算的長沙王,石勒本人更是一度被司馬騰麾下擄賣為奴隸才有的今,真可謂數報還一報。

    “可笑這司馬騰,汲桑兵近鄴城,其卻酒宴厥詞曰:‘孤在並州七年,胡圍城不能克。汲桑賊,何足憂也?’。語氣雖大,卻不知體恤士族,以至包括眾多並州老卒在內的上萬守軍,皆無心為之苦戰,否則單憑烏合叛軍,安能輕克鄴城?”邊介紹情況,禦史丞也即監察廳掾吳蘭一邊感慨,“倒是可惜了他那個兒子司馬瑜,本可逃生,卻耽擱於為父報仇,以至身死。”

    《晉書》有載:“虞(瑜)有勇力,騰之被害,虞逐豐,豐投水而死。是日,虞及矯、紹並钜鹿太守崔曼、車騎長史羊恒、從事中郎蔡咳又為豐餘黨所害,及諸名家流移依鄴者,死亡並盡。初,鄴中雖府庫虛竭,而騰資用甚饒。性儉嗇,無所振惠,臨急,乃賜將士米可數升,帛各丈尺,是以人不為用,遂致於禍。於時盛夏,屍爛壞不可複識,騰及三子骸骨不獲。”

    要在並周軍係統內,或因前年征匈之戰血旗軍的救援之恩,司馬瑜、石峴、田甄、田蘭等一批高官,近年倒與華興府關係融洽,給華興府相關勢力在趙魏之地的運轉提供了不少方便,是以有了一些人情,也無怪乎吳蘭對司馬瑜之死略有惋惜。但也僅此而已,陣營不同,所代表利益不同,大是大非上隻要領導發話,該開幹還是一樣開幹,就像雁門關之事那樣。

    “其實,司馬騰這般結果對我等未嚐不是好事。塞北回歸之際,紀某對三軍可是有過承諾,五年內必取司馬騰性命。然而,作為一個勢力,不論涉及與並州兵將間關係,還是與晉廷的關係,短期內斬殺司馬騰並不符合華興府利益。”紀澤神情複雜,語氣冷肅道,“相比之下,某倒是惋惜那些無辜軍民,隻恨汲桑石勒殘忍不仁,徒造太多殺孽!隻悔之前不曾多派力量,不擇手段將之消滅於搖籃之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