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一回 英雄回歸(2/3)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6700更新時間:2020-09-19 03:59:55

    紀澤的這番保證,可是憑借記憶中的曆史數據而非後世的科學數據。作為一個穿越人士,他還是大概知曉華夏各朝大致的人口數量的。華夏族的傳統勢力範圍集中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秦漢時代生產力,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可以養活五千萬人左右,六千萬人是極致,超過這個極限值就會引發嚴重的饑荒,進而導致一係列尖銳的社會矛盾,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本質就是為此。

    在真實的曆史上,隨著農業發展與南向拓荒至兩廣地帶,唐朝人口高峰值達到了七八千萬,宋代達到近億,明朝峰值則略略過億,而到了科技進步嚴重停滯的清朝,人口峰值卻一舉躍遷到了四億五千萬。公認的理由,正是玉米、土豆和番薯這幾樣高產耐旱農作物在明末清初的引入推廣,人口才得以出現這等爆炸式增長。

    非但中國,便是大麵積缺水幹旱的中亞,以及高寒地帶的俄羅斯,也是借著大航海時代輸入的一應美洲作物,人口才得以有了爆發式增長。而且,必須強調的是,畝產的提高,非但可以保障人口增長,還可有效縮減農業人口比例,變相提高非農業人口數量,令更多青壯投入工商業,乃至軍伍!

    所以,這一時空的華國,要想盡快擺脫社會大發展、工商業進步與對外擴張的人口桎梏,要想讓農耕文明挺近北方草原與東北平原等高寒或缺水地帶,引入並推廣蕃薯、土豆、玉米等作物,夯實華夏人口大爆炸的糧食基礎,絕對是趟曆史快車...

    這邊紀澤等人在大談美洲作物的推廣意義,那邊海上的桑州軍艦隊已然駛入港口。隨著距離的接近,一艘艘桅杆舊損,風帆縫補,甚至連側舷上都明顯破過修補的艦船終於出現在了眾人眼前。望著這些破敗不堪的船,紀澤等人不禁收起了笑容,而碼頭的喧囂也在不覺間漸漸平息。

    年初開拔之際,上官仁的桑州軍編製當有近三十艘大小艦船,扣除每個中繼站留用一艘艦船,桑州軍當還有著二十艘艦船,可眼前的,僅有八艘。不消說,那些深入美洲的軍兵,傷亡當已過半。

    破舊的旗艦緩緩靠上埠頭,隻見其上的軍兵個個衣甲舊損、麵色黝黑、骨瘦如柴、雙眼深陷。為首那個披掛將軍盔甲的年輕人,同樣黑瘦得脫了形,紀澤一眼望去,竟險些沒認出來,那還是記憶中朝氣蓬勃的上官仁嗎?

    要說上官仁的信報中已經稟報過回程兩月海圖中傷亡慘重,紀澤也早就見慣了麾下軍兵的艱辛與折損,可此刻看到這樣一支桑州軍,他仍不免鼻子發酸,甚而想起了昔日關錦。猛吸了口氣,紀澤挺身立正,右手擊胸,高聲喝道:“全體軍兵,向英雄們敬禮!”

    頓時,齊整的擊胸聲砰然響起。碼頭之上,所有軍兵,乃至所有官民,都向船上的桑州軍卒們致以最真摯的敬意。一時間,萬眾肅穆,全場沉寂,唯有那獵獵海風,不時發出聲聲嗚咽,伴隨的,還有目中噙淚的桑州軍兵們,忙不迭回禮之餘,偶爾發出的聲聲哽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