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七十六回 太行八陘(2/2)

作者:萬載老三字數:5248更新時間:2020-10-13 20:36:23

    劉耿這一開頭,東門外的一幹軍將都耐不住了,紛紛出言請戰:“督帥,我步五軍團亦可立取信都”“督帥,何須一個軍團,我一軍便可奪下此城,末將願立軍令狀”

    收起思緒,唐生掃眼身邊躍躍欲試的一應軍將,並未順應眾意,下令軍兵趁勢殺入城內。略一沉吟,他緩聲令道:“衝城內喝喊勸降,宣傳政策,都是我華夏大好男兒,能少些殺戮還是少些的好。想來有此爆破之舉,顯了破城之易,城內軍民也該熄了任何不當幻想!”

    事實確也正如唐生所言,懾於血旗軍威尤其是爆炸之威,信都城內的一眾乞活軍民,再無抵抗信心。他們在乎的本就是安全與吃飽,對投奔漢家何方勢力並不在意,甚或更願投入據說安居樂業的華國,兼而王昌邵舉等一幹主戰首領大多隨著東城門樓一同報銷,再無頑抗中堅,於是,在血旗軍的口號勸降下,他們終是打開城門,紛紛就降。

    收繳兵器,接手城防,清理戰場,甄別看管俘虜,裁派遣返民壯,血旗軍很快便掌控了信都城的一切。而隨著唐生兌現諾言,發放一批軍糧給了城中軍民,並保證後續將會有大量糧食運來,對所有軍民開展以工代賑,整個信都旋即歡呼成片,也立即穩定了下來。便是此前因為親友戰死而對血旗軍的仇恨,也似消減了許多,足令唐生次日可以放心的率主力繼續西進。

    別怪信都軍民沒甚骨氣,沒辦法,城中除了上層人物,尋常之人不論是軍還是民,都太久沒能吃上一頓飽飯了,忙著開炊還來不及,誰又有空去瞎折騰其他有的沒的須知,晉書有載:“建興二年公元三一四年,華曆三年,襄國大饑,穀二升值銀一斤,肉一斤值銀一兩。”

    注:且不說二升穀糧便能換來十六斤的肉,除了人肉,那還會是什麽肉由史觀之,在石勒大本營的襄國,每升穀糧都已賣到了半斤銀子約合數千錢好似此時河北的銅錢已因太濫太重退出了流通,襄國缺糧可見一斑。那麽,被石勒視作菜園子不時打劫收割韭菜的冀州,糧食即便有幽州的少量支援,想來也已緊張得人人挨餓,甚至易子而食了

    就在唐生的南陸軍主力入主信都的同一個夜晚,其西七八百裏之遠,早已歸屬匈胡掌握的壺關城,也即扼守太行天塹之一滏口陘的那道雄關,尚未收到血旗軍殺入幽冀的消息,一切依舊風平浪靜,而一場來自深山老林的夜襲,卻在悄然逼近。發起之人,則是困守太行群嶺數年,都快被人遺忘了的血旗軍太行軍團。

    且說太行之名,古已有之,另有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之稱,其東北西南走向,東北起於代地的拒馬河穀,西南至於河內的大河北岸,綿延千裏。x

    山海經北次三經雲:“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後有博物誌山雲:“按太行山而北去,不知山所限極處,亦如東海不知所窮盡也。”

    太行之為天險,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道孤零零山脈,而是一道寬幅百餘裏甚至數百裏的蒼莽高地。更有甚者,這道千裏山塬僅有東西出口八個,均而論之,每百餘裏一個通道而已。所謂出口,便是東西橫貫的峽穀,古人叫做“陘”。這八道出入口,便是赫赫大名的“太行八陘”。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nikiii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