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章 內憂外患(2/5)

作者:蔣勝男字數:13998更新時間:2021-04-19 22:18:44

    劉娥再聰明再能幹,也隻是一個宮闈女子,什麽是遼人,什麽是軍隊都沒有見過,何論戰爭?

    趙恒卻是親眼見過的,那是他初登基的時候,鹹平三年。

    當時正逢上遼軍騷擾邊關,於是年輕氣盛的趙恒,對著滿朝文武百臣立下宣言:若是遼軍敢來侵犯,他將親自披掛,上陣殺敵。鹹平二年的十二月,他冒著寒風大雪親自北巡,直抵邊關。在他巡邊時,邊關將士為皇帝親自巡視所激動,與遼人展開了數番大戰。站在大名府的城牆,他親眼見宋遼戰場上的交兵情況,雖然這幾場戰事,大部份以宋軍的勝利而結束,卻也是因宋軍人數勝過遼軍的緣故。他是親眼見到了遼軍馬戰之驃悍凶猛,深切的感覺到對遼人的作戰,並不是自己一開始想象中地那樣單憑血勇之氣就可以得到勝利。

    他低低地說:“小娥,朕並不是畏戰,朕也並不懼死!”

    劉娥點頭:“是,我知道。”

    趙恒又道:“朕能廣納人言,但朕也知道,朕容易被別人的言語影響。”

    劉娥點點頭,她明白他的感覺,就是因為他自知容易被人的言語影響,所以他才會這一整天把自己關起來。臣子們可以憑著自己的思路大膽發言,但他卻不能輕易早率決斷。在他自己沒有思路之前,他不想受任何人影響。但是文武大臣們不會懂,他們隻想要皇帝立刻見他們,立刻作決斷。

    她輕輕撫著趙恒的背,趙恒的聲音有些淩亂,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時候在說什麽,他隻是想傾訴:“朕不知道……朕如今心亂如麻。為什麽每次朕都要麵對這樣的事情。想當年,四郎和三郎先後出事,卻又遇王繼恩的逼宮。如今五郎和二郎又……小娥,是朕德薄不堪為帝嗎,為什麽上天要這樣對我?”

    骨肉分離,子嗣斷絕,又要麵臨江山社稷的危亡。他也是個人啊,他不是神,他隻覺得自己要被逼瘋了。

    這樣的決擇,叫他如何下?如今兵臨城下,無非就是兩個選擇,一是戰,一是走。他若走了,是棄百姓。可他若要留下,又怕是與社稷偕亡。

    他說:“是不是當年太後與王繼恩的選擇才是對的,這江山本應該大皇兄來坐。這江山本應該由一個沙場征戰過的宿將來坐,而朕,生於王府,長於宮闈,沒上過戰場。如今大軍壓境,朕竟不知道如何應對。早知有今日,雍熙北伐時,朕就應該跟著上戰場。”

    他說:“自唐末以來,梁、唐、晉、漢、周,沒有一個王朝能過三世,難道說,這大宋江山,要亡在朕的手中?朕不畏死,朕畏的是成了江山社稷的罪人!”

    劉娥也無法回答,當年雍熙北伐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年,況且當年一戰,大宋折損兵力巨大,他是否能夠活著回來,也是未知。誰也不知道,大宋立國能夠多久,會不會步梁、唐、晉、漢、周的後塵。接下來的戰應該如何打,在這曆史的十字路人,隻有他才是唯一做決擇的人,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她唯一能做的隻是安慰:“不會的,官家,不會的,大宋得天命、應人心,你不要多想。”這時候她真恨自己隻是個後宮婦人,若她是個男人,替他沙場征戰也罷,替他折衝樽俎,總好過隻能在這裏,徒勞地安慰他,卻什麽也做不了。

    他說:“有時候朕寧可一死了之,可朕無權讓大宋江山亡在朕的手中!”

    他說:“朕會成為唐明皇李隆基,還是成為晉元帝司馬睿,或者就此亡了江山?”

    劉娥想到那汴京城的數十萬百姓,失口道:“可這汴京怎麽辦?”

    她一說出來,就後悔了。趙恒長歎一聲:“是啊,這汴京怎麽辦?”他在汴京城出生、長大、從小走過的街巷子,那都是活生生的百姓,世世代代在此,每日開門營業,三餐煙火。他苦笑道:“那索性朕與城偕亡,轟轟烈烈,一了百了。死後之事,誰能管得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