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 三貶寇準(2/5)

作者:蔣勝男字數:19324更新時間:2021-04-19 22:20:09

    然而,有人還是認為相州太近了。次日丁謂就進宮,向劉娥進諫:“永興軍巡檢朱能,勾結周懷政假造天書,下官因周懷政案索拿朱能。豈料朱能拒捕興兵造反,現已被誅殺。寇準曾任永興軍節度使,獻天書時,寇準也寫過賀表。可見,天書一事,本就是三人沆瀣一氣,編造而成。如今朱能造反,寇準理應連坐。”

    劉娥知他心意,心中不悅:“貶斥寇準的旨意剛剛發出,不宜朝令夕改。”

    丁謂麵帶微笑,溫和地勸她:“聖人,謀反不是小事,不能與尋常事相同。依臣看來,若是官家知道了此事,也會認為處置太輕的。”

    劉娥心中暗惱,皇帝因周懷政之事,已經氣得暈厥過一次了,她根本不想在此時再令皇帝直麵此事,令得他病情加重,當下不悅地道:“官家病中正需靜養,不必一再打擾。前次他已被周懷政的事情氣壞了,豈能再來一次。”

    丁謂微笑:“臣也這麽想,所以臣建議,聖人直接下旨,貶斥寇準便是了。隻是貶斥得更遠些罷了,說起來也是小事,確實無須驚動官家。”

    劉娥盯著丁謂看了半晌,見丁謂微笑如故,心中暗歎,麵上卻道:“好。那就依你的意思,寇準當如何處置?”

    丁謂就道:“內閣商議,當降為道州司馬。”

    劉娥點了點頭:“那就下旨吧。”

    丁謂見事遂,當下就出去了。

    劉娥握著手,袖中的手在顫抖,她不想再貶寇準。他雖然妄自尊大,卻是個忠臣,若有萬一,還算能依靠。比那些個心思詭秘的臣子來得可靠。雖然表麵上看來,寇準反對她插手朝政,而丁謂擁護,然而這些士大夫從骨子裏是一樣的。一會兒把她比作武則天,一會兒把她比作後周的符太後,她做得好也是禍害,做得不好也是禍害,不過是拿她當成幌子罷了。丁謂借著她的名義而擅權弄政,而寇準借著反對她的名義實則是要打倒丁謂。

    但寇準輸了,丁謂此時占據絕對優勢,不肯輕易放過寇準,她縱不同意,丁謂聰明絕頂,總能想出其他的辦法。皇帝病重,太子年幼,她隻能倚仗丁謂為她鎮服對方。世間事,想要平息,就隻能努力去維持平衡,一邊動了,另一邊就要保持住,就意味著一定程度的妥協。

    相州與汴京尚近,但道州,卻遠在嶺南之地。

    寇準這一去,隻要丁謂尚在朝中,便難以再召回,哪怕旨意已下,隻怕走到半道上,就會有後來的旨意趕上來阻止了。

    長亭外,送別離。寇準遙望青天,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此時此景,仿佛若十三年前的情景重現。隻不過,當年送別的丁謂,如今已經變成另一個逼他出京的人了。

    今日送行的人,是副相王曾。王曾倒了一杯酒送上:“寇公,十三年前送別,三年前迎歸。寇公放心,朝中有李相與我等在,定不能再叫寇準久等。”王曾暗自唏噓,李迪今日本也要來送別,卻被丁謂尋事拖住,不得分身,而他自己力保寇準,卻因寇準租住他的宅弟,被丁謂譏諷為房東替房客說話,莫不是怕沒得房租再收,平白受了丁謂的言語刻薄。

    寇準將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朝著京城方向看了看,縱聲笑道:“十三年前,我離京之時,滿懷不甘不忿。因此上不顧一切為擇手段,甚至連奉天書寫讚表的事也都做了,以求東山再起。”他歎了一口氣道:“誰知道三年京城為相,身心俱老!自辱其誌,卻成了畫虎類犬。卻原來我不是這樣的人,想做也做不成,不過枉自己扭曲了自己罷了!思想這三年來,當真大夢一場!”他將酒杯一擲,長笑道:“這一場貶謫又如何?不過是成全我寇準依然做回自己而已。從今後放任山水中,鞠耕田桑間,與村夫野老抵足談笑,更為快意而已!”

    長笑聲中,寇準已經轉身登上馬車,車內,倩桃已經含笑相候。寇準向王曾一拱手:“王公,此去山高水遠,不必相送。”

    長笑聲中,但見一行車馬,漸漸遠去,消失在天邊,王曾耳中,似仍可聽到寇準朗朗大笑之聲。

    直到秋天的時候,趙恒的病才稍稍好些,開始重新登崇德殿臨朝聽政。但是這一場大病,卻已經損耗了他的元氣。經常神思困倦,心不在焉,竟是時間越久的事情記得越牢,發生在近期的事情,卻是經常前言不對後語。過了幾日,忽然問群臣:“朕怎麽好幾天沒看到寇準了?”

    群臣大吃一驚,麵麵相窺,不敢做聲。

    宰相李迪上前一步,道:“寇準已被流放到道州,難道官家竟然不知嗎?”

    趙恒大吃一驚:“寇準犯了何罪,竟貶到道州去了?”

    丁謂忙上前一步:“官家忘了,是八月中旬因為周懷政謀反之事,寇準參與其中,因此官家下旨,貶為道州司馬。”

    趙恒想了想,倒有些迷糊起來:“周懷政謀逆的事,有牽連寇準吧?”

    李迪大驚,急忙跪下道:“莫非是皇後假傳聖旨?”

    趙恒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皇後豈會如此專恣?”

    當年劉娥立後之時,李迪本就是大力反對,再加上寇準被貶,丁謂在劉娥縱容下在朝中大肆排除異已,此刻他聽得趙恒口露不滿之意,心中一喜,趁機道:“皇後如此專權,朝中上下隻知有劉氏不知有官家。臣請官家廢皇後,以清君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