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死後七百年係統來了(1/2)

作者:九燈和善字數:5184更新時間:2021-04-19 21:54:08

    信州地方誌記載:

    宋明道二年,天降一妖僧,摔之幾成肉泥,信州府民眾圍觀者堵之,妖僧逃之無蹤。

    宋景佑三年,江南洪水肆虐,饒州商戶蘇雲捐資修建鄱陽堤壩,信州、鄱陽二府免受水患之災。

    宋景佑四年,信州、鄱陽兩府官員上書,仁宗知悉事跡,特賜石牌坊,良田百畝,以示嘉獎。

    宋寶元二年,時痘瘡瘟疫,信州府蘇雲上書中痘之法,由此蔓延天下,至今中花者信州人居多。

    宋寶元三年,信州府鵝湖書院落成,院長蘇雲,有教無類。

    宋慶曆八年,新科放榜,江南東路州府考生上榜者三十八人,其有二十六人出自鵝湖書院,一時書院之名名滿天下,仁宗親賜“文宗書院”。

    宋皇佑三年,一代大儒、大善人蘇雲無疾而終。

    兩府百姓,近萬之眾呦哭相送,哭聲三月而不止。

    ……

    明洪武一年,天狗食月,大地昏暗無光三天三夜,。

    明洪武二年,信州府改饒州府,明太祖朱元璋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饒州士紳百姓紛紛前往官府諫言,饒州知府上書朝堂,次日,聖旨頒下: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帝王受天明命,行政教於天下,必有生聖之瑞,受命之符,此天示不言之妙,而人見聞所及者也。神司淑恩、為天降祥,亦必受天之命。所謂明有禮樂、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

    朕君四方,代天理物之道,實罄於衷。思應天命,此神所鑒而簡在帝心者,君道之大,惟典神天,有其之,承其惟謹。

    饒州城隍蘇雲,賢良正直、聖不可知……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此州邑。靈袛所司,宜封曰監察司民城隍威靈侯,威則賞罰分明,靈則福澤薄施……司於我民,鑒於邑政,享茲典祀,悠久無疆,主者施行!

    三個月後!

    饒州城隍廟修建,城隍神像雕刻完工,數千百姓前來祭拜監察司民城隍威靈侯蘇雲,此後香火鼎盛,青煙數裏。

    ……

    ……

    時光流轉,滄海桑田,饒州府幾經變遷,唯城隍廟保存如故。

    大明曆1752年,天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時值饒城府新知府上任,帶領官員前來拜祭城隍爺,百姓們也是紛紛跟隨而來,城隍廟宇,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從明太祖封天下城隍後,城隍爺的身份地位等同當地父母官員,任何一位官員走馬上任,都要祭拜城隍爺,饒州府知府上任自然也要前來拜祭。

    半個時辰之後,知府帶著官府的人離去,封禁也是解除,百姓們開始湧入城隍廟。

    “城隍爺,我兒媳懷孕六甲,保佑給我們李家生個兒子。”

    “城隍爺,我丈夫明年參加縣試,已經是第六次了,可要保佑他這一次考上啊。”

    “城隍爺,最近媚香樓的價格又上漲了,我都快要去不起了,您老人家發發慈悲讓媚香樓價格降下來,我一定多給你上香。”

    ……

    “你這混球,我便發慈悲幫幫你。”

    蘇雲原本正饒有興致的聽著耳畔傳來的各種祈願的聲音,驀然聽到這請求,有些哭笑不得,右手一點,一縷眾人看不見的光芒從城隍神像的手指射出,落入了這麵色虛白的男子下腹之處。

    “未來三月,你都不用去那勾欄之地了,也算是滿足你了。”

    做完這個之後,蘇雲看著下方跪拜的眾人,心中也是頗有些無語。

    就在一刻鍾前,他醒來了,醒來發現自己成為了城隍爺。

    當初他穿越到宋仁宗一朝,一直期盼著能夠有金手指,可直到死也沒有等來,最後他也就不期待了,因為沒有金手指和係統,日子也過得還不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