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 潛龍在淵(2/5)

作者:蔣勝男字數:15480更新時間:2021-04-19 22:23:43

    最後皇帝就道,天子為萬民父母,皇宮再小,儉省著也能住。若為了擴建皇宮,教這些人都失了住所,卻不是他想看到的。因此就下旨,自此起,皇宮不再擴建。

    消息一出來,皇宮附近的店鋪皆都家家慶祝,連做了三天的打折酬賓活動,有幾家連已經收山的老師傅,都再度出來貢獻手藝。元侃忙讓護衛排隊去買了,帶來給劉娥品嚐。

    那細料餶飿兒端上來的時候,湯還是熱的,劉娥吃了也讚好,說:“我素日吃的,都不及這個。”

    元侃就說:“這徐師傅好多年都不曾做了,這才是細料呢,一點肉筋子都要挑了出來不許有的,這皮也特別薄,尤其這調料,他這幫徒弟都及不上。”又學起皇帝跟他說市井小吃的內容來,道:“回頭咱們悄悄地就將這些都一道道吃過來,再看看在什麽近年新出的好點心來,我也送給父皇母後嚐嚐。”又說起皇帝說的時候,饞得一邊侍候的內侍們都要扭頭去偷擦口水,引得劉娥也笑了。

    元侃又見旁邊的書桌上擺的書,就問:“你從前愛看《太平廣記》,還有《花間詞》,不是故事就是詩歌,又好看又好記,《論語》《孟子》你看得下去嗎?”

    劉娥歎道:“我從前沒讀過書,也靜不下心來看書,所以才會隻曉得看那些淺近的。如今長日無聊,我便安下心來好看書。雖然一開始難讀,但學進去了,倒比那些更好。”說著也不禁感歎:“怪不得說這是聖人寫的書呢,這書上都是做人的道理,那些道理有些人一輩丟了性命,也悟不出一兩條來。如今這書人說的,這是能值得人幾百輩去體察的。”

    元侃聽了,也不由的感歎:“我們都是從小要苦讀這些書,在宮裏時,父皇還隨時考校我們呢。當時我們隻嫌背得麻煩,哪裏又懂得這些道理呢。”他看著劉娥:“可見古人說,書上學來終覺淺,你雖然讀書不多,但像我們這樣的讀了書,也不過是兩腳書櫥多些,能學進心裏的,才叫有用。”

    劉娥聽了這話,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又懂得多少,終是你們這些讀書人懂得多。”

    元侃卻感歎:“如今科舉拿這些書考,雖然都能答得上來,但卻未必都能夠真正領會這聖人之意。”

    劉娥也不由感歎:“但我看了這些書,卻覺得好。以前我覺得我為什麽要經曆這麽多的事,受這麽多的苦,心裏一直覺得很有些怨念。可是真正看了古往今來這麽多事情以後,才覺得自己經曆的這些事,根本算不得什麽。這世界上還有許多許多我所未知的事情,比如有些事情已經發生過了,可是後人沒有看到,又會重新犯一次錯。如果他們早早看到,是不是不會發生那些事了呢?”

    元侃點頭:“這就是所謂‘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

    劉娥笑道:“果然是三郎有文才,這樣的話,我再是說不出來的。”

    元侃輕拍了一下她的頭:“又要胡說,我又哪裏說得來這樣的話。這是唐太宗的話,出自《貞觀政要》。你這裏的書還太少,我回頭叫張旻給你送一些來。”

    劉娥忙道:“可要多送一些。”

    元侃笑道:“放心。”又想起一事來,道:“過幾日我帶幾個人過來,在院中賞花起社,你要不要也過來?”

    劉娥想了想,搖頭道:“我如今還是不好見人,免得給你招來麻煩。”

    元侃想了想,道:“不如你扮成男子,就說是張旻的表弟。”握緊了她的手:“你放心,我們終有一日,能夠堂堂正正地攜手而行,站在世人麵前。”

    劉娥握緊了手:“會的,一定會的。”

    汴京的春天,帶著些暖意到來了。薜蘿別院的桃花,開得格外燦爛。

    元侃昨日已經帶話,今日早朝後過來。劉娥指揮著侍女們在桃花樹下,設了紅泥小爐,備了全套的茶具,取水烹茶,等候著元侃到來。

    不久,聽得院外朗朗笑聲,正是襄王元侃來了。劉娥抬頭看去卻見一行人走入小院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