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 金匱之盟(2/5)

作者:蔣勝男字數:17462更新時間:2021-04-19 22:25:30

    忽然一陣喧嘩之聲傳來,人群似被什麽擠壓著向兩邊湧去,空出中間的道路來。劉娥人小力微,被前頭的人擋得嚴嚴實實,什麽也沒看到。

    就聽得人群裏有人議論:“官家派人接趙老相公進宮了。”

    “趙老相公已經賦閑很多年了吧。”

    “這莫不是又要起用了?”

    劉娥在人縫裏瞧了半日,隻見著一群頂盔貫甲的威武士兵,護著一轎馬車走了。見人群都散了,也就匆匆地趕到了桑家瓦肆。

    此時日已西斜,段七娘倚在樓上的欄杆上,瞧著下麵東張西望走進來的小姑娘,輕蔑地一笑,將手中的瓜子殼一丟,扭身走了。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那馬車也馳進了宮,馬車上走下一個老人,看著夕陽掛在大慶殿簷角,雖已西斜,卻猶發出最後一絲炫爛來。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由小內侍扶著,走了進去。

    此時皇帝已經在崇政殿中等著了,他怒氣衝衝焦灼不安地來回走著,隔一會兒就問:“趙普來了嗎?”

    小內侍夏承忠忙道:“趙老相公已經進了宮門,就快到了。”

    皇帝長長籲了一口氣,坐下來,他在想著,接下來與趙普的談會應該怎麽進行。

    往事曆曆,如何回首。

    當今皇帝本名趙匡義,其兄太祖趙匡胤開國為皇,避兄諱他改名趙光義,繼位之後又因本朝以火德而立,於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趙炅,後世便以其廟號宋太宗為稱呼。

    太宗與趙普的淵源,足足可追溯到後周時代。當年的陳橋兵變,他與趙普是最主要的策劃者和執行者。一個是忠誠的下屬,一個是知心的弟弟,合力把趙匡胤推上大宋天子的寶座。

    此後,兩人也分享著大宋天下的權力。皇弟趙光義,是開封府尹、晉王,趙普是宰相。

    在陳橋的那一個黃昏,身為後周臣子的趙普與趙光義一起將黃袍披到太祖的身上。也是趙普,數次冒著逆龍鱗的危險,在太祖麵前堅持著不同政見,激烈到跪宮門、摜烏紗。最激烈的一次,太祖憤怒得甚至將奏本撕得粉碎擲在他的臉上,然而趙普,卻將奏本的碎片一片片地拾起,補貼好,再次奏上。

    那時候最大的幾次政見分歧,在於一統天下的計劃是先伐北,還是先攻南,連皇弟趙光義也不太敢違背皇兄的意見,而趙普卻敢數次摜烏紗辭官,氣得太祖大動肝火。然而太祖遇到疑難時,還會不由自主地來到趙普的家中,甚至是在大雪夜裏也不例外,“宋太祖雪夜訪普”與“漢光武嚴子陵同榻”一樣成了千古君臣恩遇的佳話。

    到太祖後期,晉王謀位甚急,趙普要太祖收回給晉王的特權,以防晉王坐大。然而太祖已老,猶豫不決,終於到今天的晉王做了天子。太宗登基後,任用盧多遜為相,趙普便成了寓居在家的閑人一個。今日兩人重新見麵,這一場權力遊戲,又要重新洗牌了。

    如何既要用著趙普,又要防著趙普,這是太宗的心思。

    而如何恰如其分地對付老對手盧多遜,如何在當今皇帝手中重得相位,這對於趙普來說,難度亦不亞於火中取栗。

    天下之事,不過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罷了。想當年朱溫滅唐,此後諸侯割據,戰亂不休,南北各建政權,統稱五代十國。天下大亂,苦的是百姓,要飽受離亂與殺戮。各國征戰中,逐漸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終於大魚吃小魚,直到北方後周,方才顯現一統之契機。

    亂世出英雄,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繼位,以天下一統為任,南征北討,逐漸一統了中原各地,取得後蜀四州,直逼南唐,盡取江北之地,此後又親自北伐,奪得遼國所占河北三州三關,打下偌大的一個江山來。

    隻可惜天不假年,正當世宗雄心勃勃,欲再北上收取幽雲十六州之時,卻不幸病重而亡,隻遺下一個七歲的小兒柴宗訓繼承大位。小皇帝繼位不久,正值新年之際,忽然接到邊關緊急秘報,說是遼國與北漢大舉入侵。皇帝年幼,太後識淺,諸事皆無主見,匆忙間急派殿前都點、禁軍指揮使趙匡胤率軍出征。

    大軍出京之時,就已經有一個流言,在市井中漸漸傳開,說是“點檢作天子”。大軍兵行數十裏,來到陳橋驛,安營紮寨。這時候,流言在軍中越傳越烈,於是趙匡胤之弟趙匡義,率謀士趙普,與諸將一擁而入主帥營賬,不知誰早準備好了黃袍,趙匡義與趙普一左一右,把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諸將隨之下拜行禮,山呼萬歲。

    趙匡胤很努力認真地推辭了一番,終究依了眾人,受了三跪九叩之禮。於是撥營起寨,率大軍返回東京開封。至於遼國、北漢的入侵,再也無人提起,奇怪的是邊境上也真的太平無事的過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