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章 老臣之心(2/5)

作者:蔣勝男字數:18482更新時間:2021-04-19 22:26:41

    皇帝當日一心想立長子元佐為儲,就欲立元佐之後,再追封元佐生母為皇後,再次才是立德妃為後。隻先是前頭還有秦王趙廷美與皇侄趙德昭、趙德芳擋著,因此一再延後,後來又因元佐違逆父意,最終自棄儲位。難得李德妃賢惠之至,不但內心無怨,後竟又為了元佐,不顧皇帝雷霆之怒,犯顏相救。皇帝也就在那一刻下定決心,要立刻立她為後。

    而皇後李氏,何曾不是內心起伏未平。皇後之位懸在她的眼前多少年,卻始終是咫尺之遙,更遙於千萬裏。她的夫婿是殺伐果斷的帝王,更令她如覆薄冰,不僅要謹言慎行,更要勇於下注。而她終於賭贏了,把握準皇帝對楚王的愛惜之心,犯顏直諫,終得皇帝之心。更令侄女李氏隨楚王入南宮自禁,將皇長孫親手撫育,而令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當此夜,帝後彼此感慨,更增情深。

    皇帝下旨,為賀封後大典,京城張燈結彩,金吾不禁,狂歡三日。

    皇後、皇儲既定,自皇帝登基以來,內政諸事纏繞,自德昭之死到現在,終於一切塵埃落定,都有了一個了結,雖然其中有不盡如人意處,但是畢竟已經沒有內憂。皇帝終於可以全力來對付外患了。

    此時,一切北伐遼國的準備都已經就緒,糧草、兵馬、輜重、後援都已經齊備。吸取前一次大軍過於集中,不夠靈活的失敗經驗,此次,決定兵分三路,實現自柴世宗以來收取幽雲十六州的宿願。

    朝堂上,文武百官都為著伐遼而激動,而唯一提出異議的,是丞相趙普。

    趙普出列的時候,心情不是不矛盾的。曾記當日與那個血氣方剛的寇準爭執時,他覺得自己已經變得冷漠。當今皇帝不是先皇,他早已經知道,因此在朝堂上,他已經遠失當年的銳氣,他沒有為田仁朗的冤案而出頭,他拋棄秦王趙廷美而自保。然而今天,他又要逆龍鱗了。

    因為田仁朗也罷、趙廷美也罷,都隻是犧牲一兩個人的事而已,他可以冷血他可以不管;而北伐,卻有可能對整個大宋的江山社稷、後世子孫造成影響,他不能不開口說話。因為大宋江山,他也是一手參與建造的人。

    所以當趙普出列:“臣以為,北伐之舉,萬萬不可!”

    曹彬看著趙普,他發現這兩年間的那個冷漠因循的老官僚消失了,昔年那個剛毅果斷未有能比的開國丞相趙普又回來了。

    皇帝微微不悅:“老丞相有何見解?”

    趙普道:“陛下自翦平太原,懷徠閩、浙,混一諸夏,大振英聲,十年之間,遂臻廣濟。遠人不服,自古聖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竊慮邪諂之輩,蒙蔽睿聰,致興無名之師,深蹈不測之地。臣載披典籍,頗識前言,竊見漢武時主父偃、徐樂、嚴安所上書及唐相姚無崇獻明皇十事,忠言至論,可舉而行。伏望萬機之暇,一賜觀覽,其失未遠,雖悔可追。”

    皇帝冷笑:“你這是將朕比作漢武、明皇了?朕倒是覺得漢武有一句話說得不錯: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幽雲十六州,朕勢在必得!”

    趙普叩首道:“昔年先皇在日,曾置府庫,言貯足七庫,贖買十六州。遼人貪財,則不動刀兵,唾手可得。若是遼人不許,則以此七府之財,招天下兵馬,再行攻打。此時國家初興,財力不足,一旦興兵,則國庫空虛,百姓受苦。且,遼國雖然主少事多,然有耶律休哥、韓德讓等名將,未可輕視。望陛下三思。”

    皇帝淡淡笑道:“那依卿之見呢?”

    趙普道:“臣倒有一個萬全之策。自今日起,望陛下精調禦膳,保養聖躬,輕徭薄役,不興戰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家富庶。則將來必可見邊烽不警,外戶不扃,則外國小邦,自會率土歸仁;殊方異俗,相率響化,遼國獨將焉往?陛下計不出此,乃信邪謅之徒,謂契丹主少事多,所以用武,以中陛下之意。陛下樂禍求功,以為萬全,臣竊以為不可。伏願陛下審其虛實,究其妄謬,正奸臣誤國之罪,罷將士伐燕之師。”

    皇帝怒極,臉上卻是不動聲色:“若是朕不允呢?”

    趙普取下頭上的七梁冠,從容地道:“古之人尚聞屍諫,老臣未死,豈敢百諛為安身之計而不言哉?”

    皇帝怒極反笑:“哈哈哈,老丞相言重了。丞相,你老了,老年人自然畏事,這也是人之常情,朕豈會隆罪於你!”拂袖而起,“退朝!”

    趙普獨自跪在殿中,良久,緩緩站起。

    當晚,聖旨下:“趙普有功國家,朕昔與遊,今齒發衰矣,不容煩以中樞事務,應擇善地處置。今出為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欽此!”

    隨旨,賜皇帝親筆所書禦製詩一首,詩中一派風清月明、賞花弄月之雅事,另賜黃金一鬥,以慰老丞相多年辛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