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六章 遭遇偷襲(2/2)

作者:羿寧字數:9310更新時間:2019-07-10 02:33:03

    “來,來,元郎,我給你講個故事。”

    “別鬧,這會兒不行。縈兒,我正忙,等晚些時候我們應敵回來再講行不?”

    “不行,這個故事很重要。必須現在講。耽誤不了一盞茶的功夫,你不覺得今夜的偷襲有些奇怪嗎?昨日我們到的時候,鬱江對麵的那些人都看到了。昨夜人困馬乏,他們不來偷襲,偏偏選在今夜大霧鎖江的時候來。你聽過草船借箭的故事吧?”

    “什麽故事?草船借箭,沒聽說過。行了,事情緊急,我要回去了,迎戰回來我們再講故事行嗎?”

    原來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元末明初羅貫中寫完《三國演義》之後才出名的,大曌根本就沒有《三國演義》。故而三國裏的經典故事也就沒人知道了。

    “不行,必須現在講。”這回是孟縈化作小無賴了。她拉著衛慎初的袍角不鬆手。

    衛慎初見孟縈平日裏做事穩重大氣,斷不會無理取鬧,每次都是他無理取鬧希望引起她的注意。今日緊要關頭,她卻如此拎不清。

    衛慎初便有些麵色不虞,一臉正色地盯著孟縈打量,似乎有些不耐煩。

    孟縈管不了那麽多,徑自講道:“三國時期,曹操率八十萬大軍想要征服東吳。東吳孫權、西蜀劉備便打算聯手抗曹。

    孫權手下有位大將軍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有點心胸狹窄,很妒忌西蜀諸葛亮的才幹。

    因水上交戰需要大量的弓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出十萬支箭。

    哪知諸葛亮說隻要三天就夠,還願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願受罰。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除掉諸葛亮。於是他一麵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另一方麵叫大臣魯肅前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魯肅去見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說:這事要請你幫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艘船,每隻船上30個士兵。船要用青布幔遮蓋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靶子,排在船的兩邊。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你家都督知道,否則就不靈了。

    魯肅報告周瑜,隻說他不用準備材料,絕口不提諸葛亮的計劃。

    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周瑜想諸葛亮肯定造不好箭了。

    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上船,說是一起去取箭。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

    那天江上大霧彌漫,對麵都看不清人。

    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人將船一字擺開,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怕因大霧怕中埋伏,就從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地射在草靶子上。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又命人將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麵受箭。

    太陽出來了,大霧要散了,諸葛亮命人將船趕緊往回開去。此時順風順水,曹操想追也來不及。

    這時船的兩邊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隻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總共有20條船,總數遠遠超過了十萬支。

    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歎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啊!”

    “好啦,故事講完了,我要回去休息啦,元郎去忙吧!”說罷,孟縈轉身準備往回走。

    衛慎初聽完故事,兩眼放光。一把拉住孟縈,笑著將她抱在懷裏,親了親她的唇,說道:“縈兒真是我的福星,回營帳等我得勝歸來!”

    說罷,他招來衛三,讓他送孟縈回營帳並保護好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