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行走在鄉間的老陸(序二)(1/2)

作者:陸和壽字數:4428更新時間:2019-04-13 14:55:57

    看完結好書上【完本神站】地址:

    禾源

    又到老陸發言了。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年輕文藝工作者,他最喜歡老陸發言,喜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他的普通話最“地瓜腔”,二是他從來講真話。這種從內心到語言都本質的發言,如同在罩著一層附庸風雅麵紗的場景裏點亮出一炬有鬆香味的鬆明火,讓會場彌漫著新的氣息與可感的溫度,當然受人親昵。我也是一直喜歡和敬重老陸的。

    歲月一追著一而行,一切行色匆匆,借助風馳電掣,呼啦啦地高喊著:時尚流行,向著資本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狂追。鄉村老了,鄉間阡陌漸漸荒蕪。一個個種植著姓氏的老穴,一條條繁衍著家族的根脈,仿佛喘著氣*“長亭外,古道邊,荒草碧連”的最後挽歌。老陸抬頭看雲飛,俯首見草綠,聳耳聽雷轟,側聞蟲草聲。愛鄉的情懷成了長在鄉間的一棵樹,路邊的一株草,村邊的一條溪。他把自己的信仰永遠皈依在這塊山水間,敬拜著鄉野的一切。

    他放慢腳步,且走且思;他放慢腳步,且思且禱;用文字當心香,走到哪插到哪,讓家鄉的一切在他的筆下魂安魄歸,還以《人民日報》(海外版)《作家文摘》《文匯報》《中國青年報》《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海峽都市報》《紅土地》《閩東日報》等多家報刊為園地,讓家鄉文根藝脈在四處綻出新綠。每每讀到他的文字,我總覺得是在品著家鄉的佳肴,鮮筍、泥鰍湯、苦芝幹、菇雜燴……酸、甜、苦、辣品品生津;看著他的文字就看到了家鄉的那山、那水、那人,看到家鄉的古道、古村,想到了家鄉的那些事……睹文思人,想著老陸,仿佛也品出了老陸的每一條文脈都嫁接在家鄉的根脈上,流淌著家鄉的山情水性。他不僅僅是雙腳走在鄉間,他的思維情趣也徜徉在鄉間,讓他擔任《白水洋》鄉訊主編,再恰當不過了。這樣的一個人編出的鄉訊自然滿紙飄溢著家鄉的氣息。

    樹長再高,落葉歸根;雲飛再遠,化雨歸河。有根性的一切才常回顧於根源。老陸筆耕二十多年,寫過千餘篇文章,品讀修改他人文章無數,本是一位站在高過於人的稿紙堆上資深的編輯,可老陸如同一株深山毛竹,虛心有節對待每位作者、對待每篇文章。我看過他修改過的稿,校正過的刊,鉛筆寫過、畫過一道道筆跡,那不僅僅是用心負責的表現,更是對每位作者的一種尊敬。老陸改稿中還常和作者溝通,達成共識,永遠持著謙恭的態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