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長揖一裏意綿綿(1/5)

作者:陸和壽字數:84274更新時間:2019-04-13 14:59:05

    看完結好書上【完本神站】地址:

    古道

    屏南縣地處閩東與閩北銜接處,境內山巒疊嶂,溪河狹,舟楫不通,交通閉塞,往來唯步行,運輸靠人力挑抬。

    在清乾隆五年(1740)編纂的《屏南縣誌》裏記載:屏邑僻處古田之一隅,商賈所不到,又多崇山峻嶺,大多羊腸道。清雍正十二年(174),屏南從古田縣分出,立縣治於雙溪。清乾隆元年(176),首任知縣沈鍾十分重視道路治修,在《屏南縣誌》裏寫道。“九月除道,十月成梁。王政所不廢,而修理橋梁道路亦載在律例。故凡入其疆,而道路弗治,橋梁弗修,即可觀政治之得失,所以綦重也。”沈鍾作為封建朝代一名七品官,把修橋鋪路當作民生大事關乎政治之得失,可謂高瞻遠矚。他到任後深入民間,倡議富戶捐資修路,同時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曆經三年努力,不但使羊腸道拓寬,還鋪上青石。縣誌中寫道:沈鍾抵任後,多方勸諭,不獨橋梁之壞者悉以整頓,而道路亦漸次平治,往來行人鹹歌坦蕩。建縣後,以縣城雙溪為中心的縣際古道九條,計三百六十七公裏;縣內鄉村古道七條,計一百三十五公裏。古道中有山嶺一百六十五條,涼亭二百一十六座,橋梁一百八十六座,縣際通道按舊城門走向,分為四路。

    南路古道

    清乾隆元年(176),知縣沈鍾首先辟修南北官道。選擇“移風裏”與“橫溪裏”交錯的中間地帶施行修治,並新設塘汛與鋪遞。南路由縣城南門塘總鋪,經龍源、棠口、長汾、溪坪、梨坪、巴地、浙洋、甘棠、梅花地過嵩州嶺至古田縣境官州、富達。經此過穀口可由閩江水路到閩侯、福州等地。沿途設棠口、長汾、梅花地三處鋪遞至古田縣城,全程一百公裏,屏南境內六十七公裏,亦可由梅花地分道東向梧洋,下“雞啼嶺”,進古田縣境韋端、吉巷、大橋、經閩清下祝、雪峰到閩侯、福州,俗稱去福州後路,全程二百六十公裏。

    這條古道,有兩大段新改路段,由當地鄉紳倡捐鋪設石塊路麵,甘棠至嵩州嶺長十五公裏,由甘棠村監生葉雄聲捐幹穀四百八十擔,鋪石整修;時任知縣沈鍾為表彰葉雄聲義舉,特向福州府並布政司、督撫兩院申報嘉獎,另撰文《葉生修路記》於路亭:“逾嵩州嶺而上,直抵屏南第一亭,始入縣界。由此亭曆梅花地以達甘棠二十餘裏,其間路徑崎嶇逼窄,不啻羊腸鳥道,行者苦之。餘每過其地,常耿耿焉。歲戊午四月,米價稍昂,邑人太學生葉雄聲,慨然任事。欲以膳穀數百石減價平糶,鳩工修治,白於餘。餘甚嘉其義,並為牒之當道,鹹加獎勵。已而不數月告成,向之紆者以直,險者以平,狹者以廣,坦者以整。於是荷擔之夫往來稱頌,嘖嘖於道。甚有歸功於餘者,餘謝弗敢當。嘻!是役也,既平糶以惠鄉鄰,複修路以濟行旅,葉君可謂一舉兩得矣。是烏可以不誌也!遂援筆而書之於亭。”另屏南縣誌還記載,雙溪至棠口十一公裏由龍源村鄉紳陸久美、陸景忠等人為首募修。

    北路古道

    由舊縣城雙溪出北門,經石牛嶺、筆架山、東坑、岩後、潭頭過白水洋,與政和縣龍灘村交界。因白水洋橋常遭洪水衝毀,後改從潭頭經九嶺交界。政和縣治由關隸鎮遷駐熊山後,又從雙溪長峭隘新辟三十六坡險路到樟嶺,深洋接下村原幹道往揚源,過熊山到政和縣城。全程八十公裏,屏南境內三十五公裏,沿途有深洋塘汛和禹溪隘樓。

    東路古道

    東部有三條古道往周寧、政和寧德縣境。

    東北側,出雙溪東門,繞上院嶺,經峭頂、鄭山、下石髓岩(內穿桃源洞)過叉溪,進入周寧境內秋坪、禮門。東往穆洋、福安;北上周寧。鄭山北麵的宜洋村,也可經北門石牛嶺楊坑隘,過仙路橋往政和的洞宮、泗橋,本縣境內古道二十公裏。

    另取代石塔街貿易主幹道的是出東門“走馬山”,上石佛嶺,過七房、經猴洋、前乾、過門樓隘,進入寧德十九都莒州、洪口,沿途設七房、前乾塘汛和門樓隘。

    這條古道曾是屏南經濟大動脈。當時,屏南所產茶葉、紅曲、土紙等農產品經挑夫送到莒州金鍾渡(洪口)與霍童水運相連接,再經三都澳碼頭船裝出口。因挑夫返回時挑鹽,故稱茶鹽古道,其時,每往返於古道的挑夫達百多人。

    東南向,出南門經棠口分路向東過鳳墩上際嶺,到漈頭,過金造溪,直上“石壁嶺”,到前塘、塘後,下四坪店,過叉溪橋,上八十墘,經忠洋、玉洋,越“雲梯峰”的仙湖隘進入寧德境石堂,全程計六十五公裏。知縣沈鍾因公務曾往來此道,有《雨中過前塘嶺》一詩:“一兜雲霧裏,去去入雲層。路自齊腰上,山往仰麵看。溪聲經雨壯,樹色帶煙寒。輿隸休言瘁,前村可暫安。”知縣符兆倫有《夜過漈頭嶺》一詩:“一徑出雲外,穿雲山頂行,日斜色遠,秋老樹蔭輕。薄官豈感,險途何日平?西風吹鬢發,信使壯士驚。”可見當時道路崎嶇難走。

    西路古道

    西部有四條通往建甌古道。

    北側,出西門沿著“上下府”古幹道,從嶺下分路向北,經峰頂、謝坑、葛佘,到下山口與青嶺舊幹道相接,全程長四十公裏,山口為要衝,設有塘汛,由政和、建甌、屏南三縣輪防。

    “上下府”幹道,舊時建甌稱府,由嶺下分道至風水頭進入建甌境內的忠溪村至建甌縣城約九十公裏,後來,此幹道又辟經梨洋、富竹、東峰、上樓進入建甌境內,全程四十公裏,南有頗為壯觀的三十六坡十五華裏長的鳥道,坡內有“白水漈”、“紗帽石”、“雞角石”等奇特景觀。

    西南向,自官道溪坪向西,經廈地、至村頭,裏汾溪,過“貓啼嶺”、“白日嶺”下“虎走坡”、進鳳林;自古幹道貴溪經仕洋西村,翻越一千四百米高的雞鳴山隘,進入坑頭,大碑、登“啼媽嶺”到靈峰、鳳林、路下、吾溪、芳院、上秋園、漈下、嶺頭,翻越一千二百二十米高的大凸山進入建甌境內的玉山,全程七十公裏。沿途鳳林、嶺頭設有塘汛。

    民國初年,古田縣平湖成為商業集鎮,屏南所需商品大多從平湖采購。民國二年開辦郵務,屏南縣來往郵件也經平湖郵局代辦遞送。所以,縣城雙溪經長橋去古田的道路進行過幾次整修。成為貫通南北的一條重要官道。

    民國時期,政府漠視民生,不問生產,消極抗日,積極*。道路交通因戰亂和自然災害的破壞,極為嚴重。如194年,洪水泛濫,衝毀建於清同治三年(1865)位於叉溪的雙龍橋,該橋長八十四米,高四十五米,被衝毀後,未能複建。195年,屏南東南要道的金造橋,被漈頭匪首張雲光燒毀,隻好以筏渡運載人貨。

    197年10月,國民革命軍擊敗閩督軍周蔭人部,其殘軍流竄屏南,既燒毀橋亭,又滋長土匪,一時間,出現“無隘無土匪,無路無劫盜”的混亂局麵,弄得商旅提心吊膽,不敢上路。“剿共”時期,民團興起,修碉堡重於修道路。1941年橫跨白水洋下遊的刀峭橋被禮門民團團總魏明珠焚毀,從此通途變絕路。抗日戰爭時期,福州淪陷,國民黨屏南縣政府強派民工“破路”,以阻攔日軍入境,將境內道路每隔百米挖個幾米、十幾米不等的坑,上架幾根排木,臨時通行,萬安橋、千乘橋等橋在兩端折板搭木,許多要口路亭被拆毀。解放戰爭期間,遊擊區內的村莊橋亭被毀更多,道路無人管理,雜草叢生,滿目瘡痍。

    先毛嶺古道

    先毛嶺古道位於謝厝村至代溪村之間,全長約十公裏,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九洋謝厝村村民謝朝琚,頗有資產且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一日他偕同挑工往黛溪挑穀,途經恩洋村時,不心踩倒了恩洋村人一隻雞,心裏感到難過,立誌要修條道路繞開恩洋村。

    第二年,謝朝琚就買了由恩洋村邊至代溪村這段路基(路基兩邊各五米),有關業主近百戶,他一家一家地上門商量買斷路基,並酌情賠償損失。其中有一段路地勢陡峭,要砌建一道嶺,為了防止開路的土石流入耕地,他便在路之兩旁種植鬆、檉數千株,既可防止水土流失,有可給行人遮蔭納涼。由於以前此處沒嶺,人們便稱為“先毛嶺”。1959年,修建熙嶺至代溪公路就從嶺邊經過,至今,這條“嶺”古跡猶存。

    五好路古道

    清光緒年間,九洋饒厝村村民饒大綱,獨自出資建造“石馬亭”,亭雖竣工,但路未修成(從白嶺頭至蟻裏隘)而身先故。其子饒錫昌遵照父親遺囑,決心修路,完成父親未竟事業。然而家境貧寒,拿不出錢來修路,於是,他毅然決定把五歲孩子賣掉,將錢修路。

    饒錫昌對勸阻的人,我賣子修路有五好:家貧養不起孩子,賣給他人有吃有穿免得孩子受凍挨餓,此一好;孩子賣給他人,從得到溫飽,長大又能送到學堂讀書識字,此二好;孩子賣給他人長大能成家立業,生兒育女,享受倫之樂,此三好;對於無子之人,我把孩子給他人傳宗接代,此四好;我把賣子的錢,用於修路,既方便行旅,又完成了我父子的心願,此五好。至今蟻裏隘至坑這段路,人們還稱“五好路”。

    其他古道

    雙溪至忠洋經圪頭,到古田縣境橫洋村;熙嶺經康裏、文淡岔、斜亭坪過渡頭溪達寧德營州;代溪經玉洋、周地、齊婆橋達古田縣境井邊村;長橋經岑洋,過鷲峰隘達建甌縣境,黃家嶛、玉山等地;另由岑洋村經柏源、中秋、嶺頭達建甌九仙、後房等地;嶺頭經梨洋達建甌縣境黃連坑、大沅等地。

    (原載《鄉土屏南》)

    路亭

    舊時屏南,行路艱難。幹農活,要上山。出門做生意要爬嶺。暑出門,大汗淋淋,春夏季節,氣候多變,忽晴忽雨,好在相隔三五裏山路就建有一座路亭,便於行人憩坐,遮陽躲雨。

    屏南路亭,曆代興建頗多,向與修橋、鋪路相連。據清光緒三十年(1905)《屏南縣誌》記載,全縣路亭達兩百多座,大多由樂善好施的村民捐建。路亭依建位置分騎路亭和路邊亭,路亭的樣式有兩角式、多角式。這些路亭大多是土木結構、頂蓋灰瓦。有的用石砌築,有的三麵環牆,一麵臨空,有的則無牆無壁,憑亭柱支撐,也有的飛簷畫棟,工藝水平較高。

    路亭選擇向陽避風之地,既注重實用價值,又兼帶風水景觀。有的屹立於荒山僻野之間,“前不巴村,後不著店”,亭亭玉立,不但便於旅客及時駐休憩,更可以接待鑄犁打錫、補鍋修鎖的流浪藝人,無處投宿時借此歇夜,對田頭勞作的農民,這又是然的耕餘休息之地,日中時刻,可以靜坐進餐、遮陽避雨。有的高踞嶺背,峰回路轉,兩村交界之處翼然一亭,挺秀如畫。

    路亭還承載著一方曆史文化。亭中正梁楷書祝頌所處朝代的吉語和修建時間,偏梁多書造亭董事、捐款者及工匠姓名。亭柱多題有楹聯,有的還書有亭額,並出自名人之手。亭子兩側柱間有木枋做的固定板凳,供路人歇息。在亭的旁邊一般都鑿有一眼泉水,放著竹筒或瓷碗,以便過客喝水。

    新中國成立初期,路亭還時有修葺新建,0世紀70年代後,眾多鄉間道陸續改建為機耕路或公路,不少路亭被拆除或自然崩廢,目前,屏南境內尚存大路亭近百個,成為珍貴的文化遺存。下麵介紹幾個古亭。

    大觀亭

    大觀亭位於舊縣城雙溪鎮南門三公裏外的三十六坡中,舊時因官員上任與京城、州府牒文由此經過而知名。

    大觀亭建於何年已無文字可考,縣誌記載在清朝鹹豐年間,由龍源村陸姓重建。亭長寬各八米,三麵臨空,唯西麵砌石為牆,亭柱十六根,九檁穿鬥式構架,重簷歇山頂,屋頂布瓦重密,壓弧磚,邊有遮板,東西兩邊設置木枋為凳。正梁書祝當今皇帝聖事萬安並重修年月。皇帝二字還特別用朱砂筆書寫,以顯尊貴。邊梁為主繩木、石匠、董事等人名字。

    大觀亭東對巍巍印山,西有茶園修竹,南有一壟稻田,北上嶺頭可俯眺雙溪全城,視野開闊,景色宜人,不但是行人歇腳的好去處,也是文人墨客野外踏青、聚朋會友、吟詩作賦之場所,進士張方車曾有題詠“大觀亭”一詩:“城居苦被山裹住,終日樓台坐煙霧,振衣欲作外遊,萬仞山頭力騁步。步入亭中眼忽開,茫茫地羅胸來,煙湖萬瓦魚鱗動,雪滾雙溪鯨浪回。花封譜入畫圖裏,勝水佳山如列指,足所未到目已經,縹緲長鋪一紙。遠樹拖藍混杳冥,晚風習習吹空亭,棕鞋輕踏斜陽返,留得人間雙眼青。”還有廩生周珠聯詩:“嵯峨嶺表俯層巒,便算南來一大觀。坐愛鬆間風謖謖,披襟憩夏生寒。”

    澄 泉 亭

    澄泉亭,位於屏南縣梅花地與古田縣嵩州村交界的嶺頭上,因亭旁有泉水一口,清冽無比而得名。此亭始建年無考,清乾隆元年(176)農曆正月初二,江南武進舉人沈鍾授任屏南知縣,一路風塵仆仆,從古田水口下船乘轎跋涉嵩州嶺來屏南赴任,到達嶺頭下轎歇息,發現嶺頭亭雄踞古屏通道要口,地勢險峻,遂提筆書“屏南第一亭”於亭壁,以後文人附和稱此亭為屏南第一亭。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7),澄泉亭遭風雨侵蝕,破敗不堪,鄉紳邱文侯慷慨解囊,重修此亭,知縣張世珍作《澄泉亭記》:“亭以澄泉名何?之旁有泉也。泉以名亭何?泉之水清且冽,汲而飲,肩而坐,行人利相因也。然則創乎?非也。屏南第一亭,誌載之,此其舊址也。亭複其舊,名易以新,明夫勞者休,渴者解,實餘惓惓之意也。夫餘之謀此,數年久矣。爾乃時方去任,賴邑民邱文侯輸金成之,以助餘完未了事。微文侯則經營有待,然餘非以需代稽遲,則亦不及觀厥成也。下事,雖廢興在人,要有數存也歟?”

    澄泉亭長十米,寬約九米,十六柱、九檁穿鬥式構架,重簷歇山頂。亭坐北朝南,東北西三麵徹石為牆,三麵架設枋凳供行人歇息,0世紀70年代,古道被改建機耕路,路亭因此被拆除,原路亭山腳邊豎立兩塊古屏縣界石碑猶在。

    仁 聚 亭

    仁聚亭位於南山村至溪坪橋的古道上,離南山村一裏許。此亭四麵臨空,十六柱,雙坡頂,九檁穿鬥式構架,騎踞東西走道。

    南山村地處代溪、棠口、壽山三鄉交界處,仁聚亭不但是三地村民與商旅往來歇腳的好地方,而且還是南山村閨女出嫁離村後必停之地。這裏流傳著一個感動地的故事。

    元朝末年,南山村開基孫姓元祖,一家有兄妹和妻子三人,男耕女織,日子過得挺好。可是,人有旦夕禍福,哥哥不久得病逝世,姑嫂二人慟斷肝腸,哭到傷心處,兩人淚眼相視。姑望著嫂嫂脹鼓鼓的肚子:“大嫂,你孩子生下若是男的,我誓不出嫁,陪守你將侄撫養長大,續接香火。”後果生一男,姑信守諾言,同嫂嫂一道紡細紗,織夏布,養禽畜,做針線活等收入維持家庭生活。有人多次給姑媒,她總是以“我還年輕,要幫嫂嫂將侄兒養大再”為由而婉言謝絕。

    時間荏苒,侄不覺長大並成家立業,而姑失去青春而兩鬢霜白,為感謝姑母養育之恩,孫家定下規矩,凡閨女出嫁,必須轎門向著祖家,到了離村一裏的仁聚亭,稍微一歇,轎門才轉向夫家,此婚嫁習俗相沿至今,仁聚亭也因此而聞名全縣。

    峙 國 亭

    峙國亭,俗稱“四角亭”,位於漈下村南端,舊時,長橋一帶村民去縣城必經此亭。

    峙國亭始建於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清朝時有過重修,長十米,寬十米,十五柱、十一檁穿鬥式構架,飛簷翹角歇山頂。亭中設神龕,供祀武聖關雲長和關平、周倉的神像。峙國亭雕梁畫棟,構建精致。正梁上書“上祝當今皇帝聖壽萬安”,兩側繪有雙龍戲珠彩圖,副梁、橫枋繪水滸傳故事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檁木、瓦條繪有龍鱗,雖經百多年風雨侵蝕,其圖像仍隱約可見。

    峙國亭楹聯內容豐富。如“接兩流而水拱聊可乘風,協眾力以亭成殊堪喜雨”“水繞山環疊聳奇峰壯鳳髻,地靈人傑鋪成佳致宛龍神”。又神龕對聯“將軍若後死當年漢室豈三分,國賊不俱生千古忠貞如一日”。讀罷此聯讓人頓發思古之幽情。亭邊有遮陽板,設枋凳。地麵鋪石,中間用鵝卵石鋪成太極圈。

    峙國亭東北兩麵與村道相連。西臨溪,東南北三向均為十五級台階,加上獨特的十五柱結構,成為漈下甘氏會親的見證物。漈下村遷居外地的甘氏後裔,不期而遇時,漈下宗親必會考問該亭有幾根柱子,東南北三向各有多少級台階?答對了才予以認親,否則就視為不是真正的漈下村人。

    四角坵亭

    四角坵亭位於屏南縣康裏村與寧德營州村的交界處。因亭旁有一丘四角形的水田而得名。該亭始建於清康熙初年,其後在乾隆、道光、光緒、民國年間進行多次重修。1966年8月,康裏大隊集資重建。

    四角坵亭四周石砌為牆,長八米,寬六米,十六柱,九檁穿鬥式構架,雙坡頂。東西兩個大門,古道就從亭中穿過,兩個青石砌築的門框,寬18米,高6米,門框上橫木支架青石至簷下。過此亭就進入寧德界,是舊時屏南山貨與寧德海貨貿易的一條重要通道。時過境遷,昔日挑夫成群結隊,號聲不斷的景象已一去不複返了。如今,行人雖然稀少,但康裏村民眾愛亭如屋,一年四季,派人維護。

    幾百年來,四角坵亭作為屏寧兩地定界的見證,平息了諸多的紛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