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去縣城(1/2)

作者:長白山的雪字數:5100更新時間:2019-05-31 10:58:37

    二十九這天早晨,吃過了早飯,曲維揚趕著車,巧蓮摟著嘉康佳媛倆娃,一家四口就這麽坐著車,往縣城走了。

    從石嘴子到撫鬆有三十裏多點兒的路程,馬車走的快,一個小時多點兒就到了。

    其實這是巧蓮第一次來縣城,以前她總是借口去縣城了,實際上根本就是出門轉一圈回家。

    縣城離著家太遠了,她哪裏放心孩子們在家?

    撫鬆,是長白山下的一個小縣城,也是著名的人參之鄉。

    宣統元年,也就是1910年1月,在長白山後崗處設立縣治,因為當時在馬鹿溝溝口處有兩片大草甸子,所以最初命名為雙甸縣。

    因當時匪患嚴重,動蕩不安,故而於1910年8月,改名為撫鬆。

    這是個比較有時代意義的名稱,撫,有安撫撫慰之意,鬆,自然說的是鬆花江。

    撫鬆,就是安撫鬆花江上遊的意思,蘊含著當時統治者的一種期望。

    清末,山東、河北大量流民湧入東北,再加上沙俄和倭寇虎視眈眈,統治者求治心切,東北很多地名,都體現了這一點。

    比如通化,“通歸王化”;敦化,“大德敦化”;安圖,“安定圖們江”。

    所以從撫鬆這個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清代統治者對滿族的龍興之地非常重視。

    當然,眼前的撫鬆,還沒有後世中外聞名的人參之鄉那樣氣派,還是一個很小很破的縣城。

    東邊是大山,西邊是大江,人口主要集中在盆地當中,各處也都是平房,看不見樓房,灰突突的模樣,看起來並不鮮亮。

    當然,這年月不隻是撫鬆這樣,很多地方都是這般,百廢待興。

    縣城不算太大,縣政府啊,供銷社啊,都比較好找,轉兩圈就找到了。

    於是曲維揚把車停在了供銷社旁邊的胡同裏,找東西拴住,然後拿著車上的背筐,裏頭裝著那張已經熟過的熊皮等東西。

    曲維揚多少會熟皮張,手藝還算可以,熟過的皮子柔軟些,好拿,不然整張熊皮邦邦硬,他們咋往外拿?

    這時候也有收購站,但是歸供銷社下屬,主要是麵向百姓收購各類農副產品。

    如今雖然還沒有出台統購統銷的政策,可是對小商販管理很嚴格,而且政府都大力支持向供銷社銷售農副產品。

    所以也有一些人,會把自己出產的比如雞蛋鴨蛋,送到供銷社下屬的收購站。

    供銷社收購和售貨分兩處,另外單開一個門兒,曲維揚知道這一點,領著巧蓮和孩子,直接本著收購這邊來。這邊人不多,隻有三兩個賣雞蛋的。

    一家四口排著隊等了一會兒,就輪到他們。

    那供銷社的工作人員掃了曲維揚一眼,問了句,“同誌要賣什麽?”

    今天曲維揚沒穿軍裝,穿著巧蓮前幾天又給他做的一套銀灰色薄呢子中山裝,料子很新一看就挺值錢。

    加上曲維揚的長相氣質,哪怕是不穿軍裝,別人也不敢小瞧了他。

    “前陣子進山遇上黑瞎子了,幾個人差點兒沒了命,最後殺了。

    我這有一張熊皮,四隻熊掌,還有一個熊膽,想要賣了幾家人分一分,同誌給看看值多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