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4.不改初衷(2/3)

作者:肖邦亂彈琴字數:11774更新時間:2019-10-03 10:56:41

    那個時代,國內的製衣廠,使用機器自動化工藝的基本沒有,大多都是靠人工來完成這些工序。甚至連個生產線都沒有。

    所以,限於國內製衣水平,我們那個時代的服裝,也就那麽幾款樣式。

    就是最先到達內陸的pireerardin公司,委托的國內製衣廠,也大都是落後的手工操作。

    那個時候,慧的製衣廠也大多是手工操作。可姚遠見過現代的服裝是個什麽樣子,通過那些年和抗抗在家裏開裁縫鋪的實踐,也多少的明白了不少現代製衣的一些訣竅。雖然沒有現成的設備,他憑著自己對機械製造的熟悉,發明了許多改變衣料性質的土機器。

    憑借姚遠的這些土機器,慧的製衣廠就可以走在國內製衣的前列。

    所以,慧敢去大橘子的店裏找事,找pireerardin品牌的毛病。因為抗抗牌的服裝製造,包含了許多現代製衣的元素,質量和款式定型上,的確有對方做不到的地方。

    廖景荃為姚遠引進了國外的生產線,許多東西都是國內見都沒有見過的,比如蒸汽機械鬆布,自動展布機。特別是裁剪、車花、繡花這類工藝,好多都是電腦操控的,速度又快,幹出來還誤差。

    那個時候,不僅國外有了簡單的電腦,國內其實也有了486一類的機器,隻是還不知道應用到控製機器上去。

    這一點,也算是姚遠的發明。利用國外的機器進行仿製的時候,成功利用觸點接觸器,把電腦輸出信號和機器動作連接到一起,找到了國內的電器元件替代品。

    人工製造和機械自動化,哪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這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

    當還在手工製衣的國內製衣廠,看到姚遠的自動化製衣設備,要是不眼饞才怪。

    所以,姚遠判斷,他的製衣設備,隻要投入市場,就一定會有廣闊的銷路,利潤也會驚人。

    當然了,有了好東西,你還得設法讓人家盡快了解和知道。這個問題,就是要劉健去解決了。

    經過了再次學習和培訓的劉健,也是信心十足。有過硬的產品,有先進的銷售理念和模式,他劉健要是還不能把東西賣出去,那還活個什麽大勁兒?

    他立刻帶著他的銷售團隊,奔向了全國各地的製衣廠。

    製衣設備這東西,比較靈活。你可以購買單獨的設備,比如蒸汽鬆布、展布設備,熨燙機,裁剪設備,也可以購買一整條線,包括運轉架在內的所有配套生產線,完全看製衣廠家的資金儲備能力。

    劉健沒有采取公開在媒體刊登廣告這種銷售模式,而是根據各地製衣廠分布情況,劃分區域,把他的業務員撒出去,直接奔指定區域的相關廠家,一家一家地去推銷。

    在此之前,針對如何尋找廠家負責人,如何進行具體推銷,他和業務員們都做了模擬推演,認真準備好了,才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產品有優勢,價格就不會便宜,利潤也就相對高了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