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8章 鹹魚難翻身(1/3)

作者:修仙狂徒字數:7396更新時間:2019-10-07 01:10:22

    陶侃冥思苦想了數日,仍然未有結果。於是,他騎著馬,穿了便裝,扮作商人,帶了兩個隨從,前往古田地區尋找樹苗。走著走著,陶侃不由回想起了初到武岡之地的一些點點滴滴。

    東漢以後,由於經常受到漢族統治者的歧視和壓製,加上沉重的賦稅和徭役,這一地區的苗瑤少數民族一直反抗不斷。

    西晉的武岡縣(包括今天的城步縣與武岡縣、新寧一部分)是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縣,但既無“民族自治”政策的優惠,又無安撫蠻民的地理便利。

    一旦苗瑤民眾發難起事,縣令就得在南嶺山脈、雪峰山脈的崇山峻嶺和幽穀深壑中匆匆奔行,急如熱鍋螞蟻,往往兩三天才能趕到目的地。而且,常常此波未平,另波又起,搞得縣令芒刺腹背,而又束手無策。

    陶侃的前任縣令提起此地就搖頭咋舌,他就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自卸烏紗,悄悄溜走的。

    時至西晉永康年間,武岡雖然民間稀疏地建立了一些私塾,但官方卻仍未創建縣學,教育落後到如此地步,下車伊始,不能不使他把創建縣學作為當務之急。

    創建縣學需要銖錢(五銖銅錢)約八萬貫(一千個銅錢為一貫),但縣衙庫錢虧空多年,入不敷出,且又決不能“另征於民”。陶侃相信隻要自己堅持儒家的“牧民之術”,就能給此方山水帶來平安和福祉。

    於是,陶侃向荊州郡太守呂嶽寫信,要求得到上級的財政支持,內容大致如下:“……風化之本在乎正人倫,人倫之正在乎設庠序。武岡蠻民鄙遠之地,迄今未聞先王聖賢之道,故禮義不明,人倫不正,滋非生亂。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古有虞舞幹戈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若宣明教化,申之孝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民之幸矣。崇重庠序,教養人材,惠之渥也。故愚將置縣學,所需銖錢,敢冀蠲免輸課為拜……”

    看了陶侃的信,呂嶽笑著說了聲“溪狗”,而後批複:“庠序教化,明德知禮,聖人之製也。然物有大小曲直,置有輕重緩急。武岡蠻獠雜擾,曆久彌烈,其性刁黠強悍,冥頑難化。足下右遷,當以定律戒民為要,威懾遠裔,以固聖朝。然先不問政而問學,豈非舍本而逐末也哉!”

    對陶侃補任武岡縣令,呂嶽一直心存忌恨的。他曾向朝廷舉薦過自己的朋友,但是新上任的吏部令史黃慶極力美言陶侃,使自己失去了一次“所識窮乏者得我”的機會。

    呂嶽太瞧不起陶侃了,因為他對陶侃的身世十分清楚。陶侃為溪族,相貌與漢人有所不同,常遭人汙辱,被罵為“溪狗”。原籍鄱陽,後遷居到廬江郡尋陽縣。西晉滅吳後,江南人被中原人稱為“亡國之餘”,江東士族遭到中原士族的政治壓製都很沉重,像陶侃這樣“望非世族,俗異諸華”的人,處境就更為艱難了。

    “要錢沒有,想出風頭,自己想辦法!”呂嶽讓人捎話給陶侃。

    因而呂嶽不但沒有分文的財政支持,反而招來尖銳的指責,陶侃不禁汗顏淋漓。他想,如此針鋒相對的政見分歧,自己是很難說服對方的。如果再寫信細述理由,必然引起一場毫無意義的文字爭端,因此,他選擇了沉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