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章(1/4)

作者:王雨字數:10328更新時間:2021-04-28 20:54:48

    轎車的速度減慢,盧作孚從布滿雨簾的車窗往外看,一隊全副武裝的軍人列隊跑過。不禁唉聲發歎。今年3月15日,中原大戰爆發,劉湘通電擁護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而四川又在醞釀戰爭。這可是個危險時刻。縱觀看,軍人講服從,但實際呢,是上下常有衝突,最初便有衝突,最後衝突更為顯著;橫觀看,各派軍人表麵上有虛偽的一致,但骨子裏找不出兩種不衝突的例子來,同鄉、同學、至親至戚,到了最後同樣是靠不住。因為其基礎是建築在個人利益上的,絕沒有兩個以上的協同動作,隻有衝突。而今的四川吧,就如像是一個大運動場,大家比賽最劇烈的科目是戰爭,最企圖獲得的獎品是地盤和捐稅,此外則是研究如何享受。為此,“要”、“偷”、“搶”、“爭奪”成為其普遍行為,結局便是失敗。自民國元年到現今的民國十九年,袁世凱、段祺瑞、曹琨、吳佩孚、張作霖都失敗了。唉,這樣的政局,要辦實業,要搞教育和科學難啊……

    車外響起喧囂聲,汽車停在了上海碼頭。考察團人員下車後,開始驗票登船。雨依舊下著,彤雲密布。海輪的轟鳴、旅客的喊叫、雨聲和大海的浪潮聲融成一片。盧作孚一行隨擁擠上船的旅客朝海輪走。從遠處看,上船的旅客就如象是一線在船體上爬行的螞蟻。

    這是艘俄國人的“大連”輪,目的地是青島。盧作孚一行買的是三等艙客票。上船進艙後,才發現是個大統艙。就跟其他旅客一樣,在地板上鋪了地鋪。兩邊挨艙壁的位置早已經被占滿,隻好鋪到中間。人多嘈雜,空氣極差,安頓好地鋪和行李後,盧作孚走出統艙,到輪船上去巡看。朱正漢跟了他去。統艙的上麵是二等艙,有房間和鋪位,布置跟三等艙明顯有別。朱正漢說,坐二等艙就好了。盧作孚道,價格不一樣啊。這次出來,他處處注意節省。朱正漢說,盧總,你的身份就該坐這種艙位。盧作孚笑道,啥子身份啊,都是考察團的成員。邊說邊往更上麵一層走,他想去看看頭等艙,卻被嚴肅的俄國船員攔住,比劃說,他們三等艙的旅客是不能去頭等艙的。

    “正漢,這階級之彰明昭著和森嚴,恐怕首先要在車船上去找了。你看,隻是幾塊錢十幾塊錢的差異,便將其顯然劃分出來。這是我們經營航業的人應該留意的呢。”盧作孚道。

    “盧總的意思我明白,船上的服務格外重要。”朱正漢說。

    盧作孚點頭,隻好離開。他本是想借此機會學習一下海輪的艙位布置和服務的。他倆去到了船欄邊。輪船已經駛入浩瀚的大海。雨停了,天還沒有亮開,亂雲飛飄,風聲呼呼,海濤擊船。盧作孚眺目遠望,思考著選擇哪些地處去考察最有實際意義。

    兩人回到統艙時,人高馬大的俄國職員和茶房正在搬動他們的行李。說中間是外國人坐的地方,外國人多,中國人必須讓到兩邊去。可是兩邊已經坐滿、躺滿了旅客。俄國茶房不容分說,便將他們的行李搬到貨艙口去。朱正漢氣得噴吐粗氣,拳頭攥得咕咕響。

    夜間行船無聊,盧作孚取出山東和東三省的有關記載來,就著昏暗的燈光閱讀,覺得除青島、大連、奉天之外,東北的安東、滿洲裏等處是值得去考察的。又搖頭,旅費、時間都不足。就想,撫順的煤、本溪的鐵、哈爾濱的中東鐵路是得要去看看的,回程中,可順便去北平、天津看看,再返回上海……在輪船的轟鳴聲裏朦朧入睡。

    次日正午,盧作孚依船欄遠眺,看見了海岸,還依稀看見錯落有致的紅頂房屋,心裏一陣高興,到青島了。果然,輪船停下來,就想,不一會兒就會有來接旅客登岸的木船開過來。卻左等右等沒有木船開來。正納悶時,統艙內的旅客全都到甲板上來了。朱正漢、程心泉等他們考察團的人也都出來了。那船上的茶房儼然是指揮官,指揮所有三等艙的旅客排成隊列,又一遍遍清點人數。盧作孚也排在隊列裏,程心泉對他說,要檢查。等待了半個多小時,俄國船醫來了。盧作孚心想,要查體麽?可這麽多人這麽列隊站著,啷個查體呢?那俄國船醫巡看旅客,活像閱兵似地走了一圈,各自走了。茶房就宣布,檢查完畢,吆喝大家回統艙去。盧作孚搖頭,這走的是啥子過場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