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該出口時要出口(2/4)

作者:文錦字數:12280更新時間:2021-04-25 06:17:33

    但讚美絕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對人讚美畢竟不是維持人際關係的最終目的,它不過是拉近人們距離的一種手段。因此,讚美的話應點到為止,而後要在和諧的氣氛之下,迅速轉入談話的主題,讚美隻是“開場白”罷了。過分的讚美,一旦變成吹捧,就失去了正麵意義,記住一句古語:“過猶不及!”

    女人更要學會拒絕

    中國人最愛講麵子了,為了麵子,寧可為一些不必要的應酬東奔西走;為了麵子,我們還得露著笑臉,說些言不由衷的感謝之詞,以免讓人誤會自己冷淡或心不在焉。很多女人也許是太富於同情心了,往往更難拒絕別人的請求。

    這個時代的我們,人人的精力都是超旺盛的,可麵對社會頻繁的人際交往,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一些可有可無的聚會、應酬,仍感到應接不暇。

    既然不喜歡,為什麽不拒絕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都是同事或是親朋好友,怎麽拒絕?你若拒絕,人家也會認為你不給麵子。也許我們的拒絕根本傷不了別人的麵子,而你又落個輕鬆自在,同時也讓被拒絕的人了解你的坦蕩和真誠。錢鍾書先生一連說過七個不字,“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錢,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

    學會拒絕,就得學會向自己挑戰,向我們的麵子挑戰;學會拒絕,就是拒絕這種麵子,就是拒絕來自我們內心的自卑、懦弱和虛榮,讓自己變得真實、自信、勇敢起來;學會拒絕,就要敢於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事,大膽說個“不”字。

    雖然拒絕很難說出口,但是其中也有“道”可循:

    1.請他人轉告

    一般說來,當著別人的麵拒絕或者親自表示拒絕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畢竟和他所希望的差距太大了。別人的請求就像一個美麗的肥皂泡,如果直接一下子戳破未免有些殘忍,而請他人轉告則給了別人時間和心理的緩衝,相對來說,也易於為人接受。

    2.指點迷津

    當你對別人的請求力不從心或者確實不想幫忙的時候,你可以為他介紹幾種解決問題的途徑。

    如果你指點的途徑依然是“此路不通”,相信你的朋友也不會責怪你的,畢竟你是在盡力幫他出謀劃策。當然,如果因此而成功了,你自然也會成為感激的對象。

    3.借故推辭

    如果遇見到了對方的邀請裏潛藏著請求時,不妨借用這個辦法,不管是什麽理由,聰明的對方肯定會明白你的意思。

    4.模糊回答,提出選擇

    如果朋友或者愛人提議說周末去公園賞花,不要著急一口拒絕,“我不去,一點都不好玩!”之類的話很容易傷對方的自尊心,打消別人的熱情和興致。你可以說:“賞花很不錯啊!這個時節去劃船應該也很好呢!”這樣的回答聽起來像是讚同對方的建議,但是卻表明了你更傾向於劃船,實質上是一種否定。

    5.轉移話題就是否定的回答

    不一定非要用“是”和“不”回答請求,把問題本身放置一邊就是拒絕的代名詞。如果對方說:“我們明天再到這個地方滑冰吧!”“哦!我想我們該回去了!”你的答非所問至少會讓對方覺得你對這個提議很冷漠,他一聽就知道你不想答應他的要求。

    6.運用含義豐富的沉默

    人們對沉默的內涵理解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場合又有不同的意思。沉默可以表示反抗,也可以表示忍受;沉默表示堅決的否定,也可以表示默認;沉默可以表示木訥者的遲鈍,也可以表示內心豐富的思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