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九章:養豬場事宜(1)(2/2)

作者:我煮白菜字數:5368更新時間:2019-05-15 17:18:56

    於是,把張一帆給使喚上了。

    ——————,

    張一帆好不容易清閑了下來,洗水線總算是正常運作了起來;

    經過一兩的訓練,老媽相當於一個線長或者拉長,然後老爸充當助理拉長,外帶後勤加搬運,哪個要離開了就到哪裏頂位。

    而且開線變得有點怪怪的,有時候,一群人吃完晚飯,跑到家裏來串門,老媽看著人差不多了,就來上一句:“大家反正閑著都是閑著,看著人也差不多了,要不咱們開線幹兩個鍾的活?”

    這話幾乎是一呼百應,不管是在打著牌的,還是看著電視嗑著瓜子,甚至在院裏逗狗的,聽到這話後,都開始忙起來。

    抬桌子的抬桌子,搬椅子的搬椅子,然後大家都樂嗬嗬地在那裏幹起了活,當然,邊幹邊聊....

    然後,老媽又會一句:唉呀,忘了看時間,瞧我這記性,大家都做得超了快半個鍾了,這樣吧,我去給大夥煮個霄夜,咱們今晚就做夠三個鍾.....

    霄夜,其實也就是下些麵條,剁些瘦肉下到麵裏,起鍋時撒上把蔥,再煎上十幾個雞蛋....

    但是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一個晚上還真能多生產出來上千個產品...

    老媽算帳可精著呢,一個產品能賺二十來塊錢,這一千來個,那就是兩萬多了....

    而張帆他自己都是躲在房間裏,研究著他的撿破爛機器人。

    最近設計的進展很大,因為張帆在網上看了一部叫做機器人瓦力的電影,瓦力的形象給了他很多的靈感;

    他覺得瓦力的設計和他的初衷有一些共同點,但是差距又有點大;

    他要做的隻是一個能把有價值的可回收垃圾弄回來的機器人,而瓦力這種,基本上可以取代清潔工這個職業。

    張一帆認真計算過,自己完全可以用瓦力這樣的體積和結構完成行走,拖行等等功能,但是,辨認垃圾的難點,還有待解決。

    使用光學拍照對比,那麽無論時長還是損耗都是個大數字;

    很簡單一個比方,一個人拿起一團紙,無論是它被疊成什麽型狀,甚至是揉成一團,除非材質和做工很特殊,否則其實一兩秒鍾就可以判斷它是不是紙質。

    而機器不行,要麽對比形狀,要麽對比力回饋,總之,必須要一些可量化的東西;

    不可能一張廢紙,被人疊了幾次,或者揉成團,就認為它不是紙了.....

    而啤酒瓶之類的反而容易,完全可以通過光學來判斷是否完整;

    易拉罐和塑料瓶類的就更容易,多采集一些相關的照片和握感數據,判定正確之後,直接壓縮以減少占用的空間。

    要節約成本還要有利可圖,多拉快跑是必須的....動力還要繼續研究,如何進一步節省成本....

    隻不過,這個時候,沉浸在研究中的張一帆接到了個任務:下午去陪同那些領導檢查養豬場關停的進度。

    我家的豬場都被關了,你們來檢查就檢查了,還要我陪同?

    這感覺,怎麽就像自己家孩子被叉叉圈圈了,然後還要跟人去看叉叉圈圈的效果和現場?

    違和感十足啊!

    張一帆對此很是反感,要不是自己老媽下了硬指令,他直接就想罵:去他媽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