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00章 國祚之戰的上中下三策(2/3)

作者:紙花船字數:8780更新時間:2020-06-04 13:48:13

    最直接的體現便是秋收後不久,江南糧價便開始大幅度上漲,現在已經漲了五成還多。

    主要原因並不複雜,起來,跟徐長青還有很大關係。

    因為徐長青年前在南京時與鄭茶姑的籌謀,讓諸多敏銳的江南大豪商、大地主捕捉到,徐長青似乎是支持開海的。

    所以今春開始,他們便互相奔走,持續加大了對經濟作物的種植力度,荒廢了主糧的種植。

    “我@#¥%!!”

    一聽到這個消息,徐長青將他很喜歡的一套鄭茶姑送的官窯茶具都砸了個稀巴爛,直恨不得要活活吃人。

    但他們這麽搞,便是徐長青一時也不好怎麽他們。

    地究竟是他們的,他們想在他們的地裏種些什麽,徐長青和朝廷都無法左右太多。

    也無怪乎,便是嘉靖爺當年都得縮著脖子了,跟這幫江南大地主講什麽都是瞎扯,想要改變,隻有一個辦法,要牽住他們的鼻子。

    這一來,海城對江南放糧已經是不可避免,縱然其中可以賺不少銀子,但這銀子徐長青是真的不想賺。

    唯一慶幸的是,湖廣南部,廣東地區,包括廣西一部分地區,今年的收成都還算不錯,徐長青不用動用太多海城的糧食儲備。

    而且,一官大哥還是很給力的。

    他已經在南洋放出消息,大明這邊缺糧,想來一兩月之內,南洋也會有不少糧食湧入大明,他本身也已經派人去南洋收糧。

    當然,一官大哥也有他的條件,想將泉州重新開市。

    對於這些紛雜,便是徐長青都止不住的疲憊,索性直接交給朝廷。

    一官大哥想開市可以,但是,卻不能讓他占據太大的主導權,否則,徐長青和朝廷都不會安穩。

    這裏麵的額度就讓他們自己去爭吧。

    這麽多雙眼睛都在看著,徐長青也想好好看看,誰,誰還敢在這種時候頂風作案!

    ……

    處理完這些紛雜,徐長青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到軍務上。

    此時,濟州島‘白狼團’的戰力已經初步成型,差不多有了六七千人的規模,跟大清國走正麵肯定還不夠,但他們已經被扣上了‘海匪’的帽子,搞些動作,條件已經成熟。

    川蜀那邊,獻賊和吳三桂雖都是保持了很強的克製力,但不論張獻忠還是吳三桂必定是都明白,他們之間的一戰,已經是不可避免,隻需等待一個時機的出現。

    道理很簡單。

    吳三桂是有壯誌雄心的,他想要真正立起來,秦川,包括河間顯然都不行,隻能作為支撐,而不能成為根基。

    往西北發展倒是可以,但西北又怎能跟肥沃的蜀地相比?

    所以,隻有打下蜀地,滅了張獻忠,占據巴蜀的肥美,坐擁險,吳三桂的腰板才能真正的挺起來。

    張獻忠自是也明白這一點,他隻會比大清國還要更警惕吳三桂。

    至於大清國這邊,多爾袞等人也很明白,相持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結果,大清國在當下,已經經不起什麽大波折了。

    這也就導致,諸多核心,又匯聚到模範軍和徐長青身上。

    一旦徐長青和模範軍再有動作,針對大清國,戰事再起,勢必將整個撬動整個下的平衡。

    當然,結果自也是有喜有憂。

    倘若大清國能滅了徐長青和模範軍,這一切的煩惱,自是不複存在。

    但反之,大清國如果在與模範軍的交戰中有大損失,那,很多東西就都不好了。

    此時的下,看似頗為平靜,實則早已經暗流洶湧,牽一發而動全身!

    稍有不慎,脆弱的平將直接被打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