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五章 喧囂(2/3)

作者:搖搖-欲墜字數:11818更新時間:2019-07-05 12:15:07

    這一筆交易,霍夫曼銀行的獲利就是千萬級別以上的。

    更主要的是,霍夫曼銀行現在成為了新聞集團的股東。

    如今的新聞集團可不是後世幾百億市值的大型傳媒集團,他們至今沒有上市,一直是舉債擴張。

    他們至今隻在澳大利亞和英國布局,公司的全部價值不超過十五個億。他們能收購福克斯,都是靠銀行貸款。

    如今購買福克斯價值九億一千萬的股份,實際出資還不到三億,剩下的六億,折算成了百分之二十六的新聞集團股份。

    而這六億,名義上是霍夫曼銀行出資,實際上大部分錢還是馬克裏奇的。

    隻不過,馬克裏奇如果要用錢的時候,霍夫曼銀行必須要支付他的賬單。

    霍夫曼銀行雖然成為新聞集團的股東,但是新聞集團沒有上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家在瑞士的私人銀行,成為了新聞集團的股東。

    雖然這筆交易很大,但是雅尼克的精力其實在這方麵耗費的很少。

    他的主要精力用在通過各種手段,將一些資金洗白上麵,具體的股權交易,都是通過第三方的財務公司進行。

    對他來,上百億的資產管理才是重中之重,這筆股權交易隻是順帶為之。

    8年,對每一個石油行業的人來,這都是艱難的一年。

    自從1974年以來,石油價格從每桶5美元以下上漲到8年的5美元。

    在此之前的79,80年,國際油價因為波斯革命和兩伊戰爭,甚至一度突破四十美元。

    因為油價上漲導致的消費降低,發達國家和歐佩克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博弈。

    在巨大的壓力下,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為恢複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控製,他們在成立5年來首次同意削減石油價格。

    聚集在倫敦的1個石油輸出國還規定每生產石油不超過1750萬桶,比目前每的最高限量少100萬桶,但比目前的實際產量仍高出至少50萬桶。

    這個差額,是為了未來需求上升做準備。

    歐佩克對石油市場失去控製,發達國家為了控製世界經濟進行全方位的遏製,石油市場一片混亂。

    但是,正因為這種混亂,導致了次級市場交易非常活躍。

    現貨石油漲價,石油企業需要轉移價格風險,建立空頭合約。現貨石油降價,則需要建立多頭合約,獲取風險收益。

    每一張多單和空單都是石油交易雙方的博弈,目的是為了保持收益的穩定。

    在市場上,一味做空或者做多,基本都是不可能的,除了投機者。

    但是針對投機者,交易雙方都有製約的方式,因為市場在交易雙方手中控製著。

    想對付投機者,他們有的是辦法,唱衰市場或者為市場澆油是最常用的手段。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美國每年在開春季節都會對大豆等農產品市場進行預測,今年收成不好,大豆要漲價,然後建立大豆多頭合約。

    等到大豆快成熟了,又轉過來:哎呀,預測錯誤,今年風調雨順,大豆豐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