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九章 做粉條(2/3)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6376更新時間:2019-05-05 08:10:39

    越是歲數大的人,越不讓自家的孩子去做什麽生意,更不讓他們和那些做生意的人接觸。

    說那些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做生意的弄潮兒是走資派,兔子尾巴長不了,現在別看他們蹦得歡,過上兩年他們就得拉清單。

    李忠信後世聽長輩說過,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東北地區的政策真有過那麽一點小的反複,很多改革開放下的弄潮兒都被請進了局子。

    對於這種風潮,李忠信曾經也有過擔心,不過他現在掛靠在竹板屯這邊,是集體的企業,哪怕是有政策反複也是落不到他的頭上的。

    李忠信告訴梁國富和董國忠兩個人,讓他們召集來十幾個人,他給這些人講解他姑父教給他的做粉條的要領。

    為什麽李忠信把他的姑父抬出來,道理很簡單,這種事情絕對要簡單而正常化,絕對不能讓他們覺得他是無所不能,什麽都會的人。

    所有的東西盡量要找到一個出處,這樣對於他隱藏在幕後會有著很大的幫助。

    李忠信把這些人招呼到一起以後,開始給他們講解如何製作粉條。

    製作粉條的過程很簡單,把土豆清洗幹淨以後,放進準備好的一排排大缸,這個工藝的流程叫做養漿。

    大缸裏麵的漿養好了以後,放入布兜內濾去水分,濾過水以後的東西要是晾幹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土豆澱粉。

    用像家用插菜板放大型的工具把濾出來的濕澱粉弄碎,弄細。

    這些工作做完之後,就開始上人了。

    弄一口直徑最大的大鐵鍋,要在鐵鍋裏和和麵一般和粉麵子。

    製作粉條最辛苦的就是這道工序,一般需要六到八個十分有勁的男人圍城一圈,有節奏的用雙手和上半個小時以上,直到裏麵感覺不到任何“疙瘩”就算是完成了。

    倒了這個時候就要開始進行漏粉了,漏粉的工具很是特別,別看粉條很細,可是,漏粉所用的像小鐵盆一樣的工具上要開上小手指頭粗細的眼,這樣才能夠保證讓那些粉漏出來。

    調整漏瓢在開水大鐵鍋上的距離,就能夠控製粉條的粗細。

    那些漏出來的粉在大鍋裏麵也就是煮到漂起來,就算是漏粉成功了。

    這些成功的漏粉成功的粉絲則會被迅速挑起放入旁邊的冷水鍋中冷卻。

    冷卻完成以後,用一些木棍把這些成型的粉條挑起來掛到小學的操場上晾幹,幾天的時間就能夠晾幹,成為我們見到的粉條。

    北方冬天的菜幾乎就是白菜土豆大蘿卜,土豆的產量相當大,而且相當便宜。

    不過土豆的出粉率並不是很高,一般上好的土豆要五六斤才能夠出一斤澱粉,如果土豆所含的澱粉低,則需要七八斤以上才能夠出一斤澱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