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的投資方向(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5848更新時間:2019-05-05 08:12:46

    李忠信重生了,已經微微地煽動了曆史進程,他也不敢保證,一定沒有另外的人重生到這個時代,小心駛得萬年舟,總之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麵,絕對是一件正確的選擇。

    把一些肯吃苦的幾個青年人扔到京城,讓他們能夠早一些看到京城的變化,能夠感受到這個時代的變遷,加上他這邊今後的大力支持,這些年輕人將會成為他忠信公司的業務骨幹。

    這次到京城,李忠信還特意到月壇郵市看了一眼,這個時候雖然因為郵政部和一些資本利益共同體進行了一些小的推動,但是,郵票市場卻是剛剛起步。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召開“一大”以後,即有三五成群的集郵者在京城月壇公園交換或買賣郵票,但成交不多。

    李忠信心中清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集郵事業也迎來了大發展,來月壇公園交換郵票的郵人也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把這個地方稱之為郵市。

    八十年代為什麽最有金融性的投資產品是郵票,跟郵政部的推動有著絕大部分的關係。

    郵政部門當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最富裕的部門,可以說在各個方麵都有著最強的能力,就是銀行都需要仰仗著郵政部門的鼻息。

    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在中國人眼中郵票除了本身精美一些之外,並沒有太大的投資價值,這個東西既不能當錢花,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拿這個東西放到家中,絕對是一種浪費。

    可是,郵政部的人在這個年代都有錢,而且每次印刷郵票的時候,郵政部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分到郵票的。

    外國人有集郵的愛好者,那麽中國人也應該有集郵愛好者,更應該有資本對這種好東西來進行投資。

    一些眼光毒的明白這是一個好機會,開始對郵票進行投資。

    當時他們宣稱是最早的一批集郵愛好者,開始大量回收和囤積早年的郵票。

    按照他們的宣傳,人們的物質水平提高了,精神水平也應該隨之提高。

    怎麽提高精神麵貌呢?那就是集郵。

    集郵是一種興趣,也是一種學問。通過收集和研究各種郵品,集郵者除了能夠學會世界的曆史、地理、花草魚蟲以及人物等相關的知識以外,還能夠培養出來一種禪定的情趣和修養耐性。

    集郵是以郵票及其他郵品為主要對象的收集、鑒賞和研究,國家發行的郵票,都是選用國家最優秀、最美好、最具有代表性或者是有紀念性的東西。

    郵票當中涉及的內容更是相當全麵,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總而言之,方寸之間的小小郵票就是包羅萬象的博物館,隻要集郵,什麽都能夠學會。

    集郵還是一件有趣味的高雅收藏活動,無論欣賞他人的收藏,還是展示自己的收藏,都不會被標上四舊之類的名稱,也就是說,收藏古董有風險,而收藏郵票,一點風險也沒有,有百利而無一害。

    李忠信對於集郵這個事情,一直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因為李忠信一直覺得,集郵要是真的能夠和宣傳當中說的一樣好,那麽,集郵愛好者都會成為當時優秀的人才。

    可是,按照李忠信的分析,郵票把很多年輕人都忽悠了,這個東西說白了,無非就是一種金融屬性的投資品。

    當時要是中國股市和票證如果早幾年出現的話,郵票的價值將會大大折扣,甚至價值要縮水百分之五十以上。

    看到京城這邊的郵市不溫不火,李忠信放棄了讓來的那些年輕人在京城搗鼓郵票的想法,把重點集中到了家電、古董、字畫以及廢品回收上。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