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七章 幸福的味道(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54更新時間:2019-05-05 08:14:10

    靠天吃飯的農民苦,如果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一遇到災年或者是糧食大幅減產,那麽,最苦的就是地裏刨食的農民了。

    而到了改革開放土地開始承包後,農民有了積極性,糧食才這有了大幅的提高,特別是前兩年時間國家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開始自主生產化肥農藥了,農民能夠在種地的時候,能夠買得起這些生產資料,能夠買到這些生產資料。

    生產隊時畝產幾十市斤,承包後,每畝立刻增產近十倍。

    1978年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改革,這次土地改革,將土地產權分為所有權和經營權。

    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經營權則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戶均分包給農戶自主經營,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承包合同履行的監督,公共設施的統一安排、使用和調度,土地調整和分配,從而形成了一套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糾正了長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經營方式過分單調的弊端,使農民在集體經濟中由單純的勞動者變成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從而大大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了勞動和土地的潛力。

    為保障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農民有了自由與積極性,糧食產量開始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李忠信剛剛重生的時候,是八二年的時候,當時雖然李忠信家是城市戶口,每個人都有供應的口糧,但是,大多數的人家還沒有完全達到溫飽。

    八二年年末的時候,黑省這邊才開始正式推出並開始實施土地承包的製度。

    八三年的年景很好,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也高了很多,再加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實施,家裏麵都開始花錢購買起來化肥和農藥,眼見著收成會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

    如果不出現太大意外的話,八三年的糧食將會大豐收,全國人民都會吃上飽飯了。

    看了一會兒秋收,感受了一些秋收的喜悅,李忠信慢慢踱下小土坡,向忠信公司的總部那邊走了過去。

    前一段時間,喜訊頻傳,忠信三井投資興建的大型水泥廠的合同正式簽署完畢,三菱礦業公司的大量人員,已經帶著大型的工程機械進入了江城,在江城東部開始基礎設施的建設。

    他和楊華說完成立忠信建築公司的事情以後,楊華的速度很快,在前幾天的時候,忠信建築公司就已經開始正式承建小工程,人員也達到了三百人的數量。

    八三年的這個時候,江城最大的第一建築公司的員工人數也就是一百多人,而楊華逐漸成的忠信建築公司,在人員上,一下子就超越了江城最大的建築公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