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四十七章招上啥了(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10更新時間:2019-05-05 08:19:01

    夜市最早出現於唐代,杜荀鶴有詩句:“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亦可見《夜看揚州市》等文。可知唐代“夜市”比較繁榮。但國家明文允許夜市,是在北宋時期。

    北宋國都東京(現河南省開封市),宋代工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南方的商業尤為發達。

    那時商業都市很多,最大的夜市要數國都開封市,人口一百五十萬之多,後南宋遷都於臨安(今杭州)。臨安人口由於中原人口南遷同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

    還有各種小販、貨郎叫賣,更增添了城市的熱鬧氣氛。夜市常是熱帶、亞熱帶國家的重要觀光景點,在大陸許多地方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夜市都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沈陽的鐵西區,有一條名叫“興順街”的街道。每到夏季的晚上都會有賣衣服的、小件生活用品等臨時小攤子出現在這條街的道路兩旁,吃完飯,附近居住的人們就會下來遛彎,賣呆……

    李忠信後世到過沈市的興順夜市,他很喜歡並享受那種滿大街熙熙攘攘都是人的那種感覺。

    李忠信記得,後世的時候,興順夜市北起建設大路,南至沈陽工業大學,全長約1.8公裏,一期共設有攤位594個,在規模上是全國最大的夜市。每晚六點開始至深夜,這條街就會封閉交通,成為一條步行街。吃貨們就會從沈陽的各個地方奔赴這裏,享受美食。

    可是,這個時候,興順夜市還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那麽多的攤位和人流,有的隻是一些小商販,自發地、無組織的進行一些商業活動。

    這個時候,出夜市的人並不多,畢竟大多數沈市的人都在工廠上班,而且,出夜市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很是被人瞧不起。

    李忠信進入這個自發組成的小夜市,他看到,這個時候的夜市,無非隻有幾百米長的距離,基本上一眼就能夠看到頭。

    夜市當中,賣枕巾,枕套,布料,毛線、小百的居多,偶爾有一些賣吃的的,也都沒有李忠信想要吃的。

    唉!中國這個時候的物資實在是太貧乏了。李忠信在心中不停地感慨著。

    李忠信對於這種情況,也是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中國迅速發展的時間節點並不在這個時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都不說別的,上商場去買個衣服什麽的,現在有很大一部分地區還需要用布票來進行購買,一家一戶就那麽一點點的布票,甚至很多人因為這樣的原因,連衣服都買不了。

    “沈市這邊比咱們江城市那邊好多了,晚上還有夜市逛,真尼瑪好,半山兄弟,一會兒咱們哥倆個看看,找個賣羊肉串的地方整點小啤酒,你看怎麽樣?”王波扯過封半山,小聲地對封半山嘀咕起來。

    “吃,就知道吃,咋,三舅,您是餓死鬼投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