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一張打紙板與皮塞子(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840更新時間:2019-05-05 08:20:36

    這種遊戲的方法很簡單,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孩子一般都這麽玩。

    兩個人在雙杠的兩邊站好以後,旁邊的人喊開始,然後兩個人便開始用胳膊支著雙杠向雙杠的外麵跳,然後繞著雙杠開始跑,用最快的速度到達對方那邊,幾個回合下來,如果其中有體力不支或者是沒有力氣了,那麽,很容易就會被對方快速跑到身邊摸到手。

    這個時候,隻要是摸到對方的手就算贏。

    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沒有什麽太多的娛樂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苦中作樂來消耗他們身體裏麵的能量。

    除了這種遊戲之外,再多一些的遊戲就是抓人或者是藏貓貓。

    抓人的遊戲基本上就是三個字。

    幾個人一起玩的時候,用手心手背來決定輸贏,輸的人要抓那些贏了的人。

    當輸的人想要抓到那些四下裏跑開的人的時候,他們隻要隨意地說出來三個字,然後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抓人的人就沒有什麽辦法了。

    然後他隻能去抓另外的人。

    這個期間,其他在外麵跑動著的孩子,則會趁著他去抓其他的人的時候,到那邊去解救說出來三個字的人。

    這樣的幾種遊戲是七十年代出生人最常玩的遊戲,要不然的話,就是一大群孩子湊到一起彈溜溜或者是打紙板東北這邊叫扇p的遊戲。

    打紙板的遊戲很簡單,用的東西更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

    這種東西是用紙折疊的,成品有正反兩麵,是正方形。

    規則很簡單,雙方先猜拳,輸者先把自己的紙包正麵朝上置於地,另一人用自己的紙包往上摔,可以摔到任何地方,對手的紙包上或旁邊,目的就是把它弄翻個兒,即為贏。

    疊紙包用的紙最好是比較重又不厚的,比如牛皮紙或雜誌封麵,其他如報紙等疊的紙包總是輕飄飄的,如果要重,就要用很多層,疊出來像個包子一樣的難看。

    撕下兩頁書,分別對折成長方形,架成十字,將四端折成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依次疊壓踏實,就成了一個紙板兒。

    而進入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通過這個遊戲還衍生了扇撲克條和彈皮塞子的遊戲。

    扇撲克條的遊戲,前文給大家講述過遊戲的規則之類的,這裏不重複介紹了。

    彈皮塞子的遊戲呢!在八五年的時候,東北特別流行。

    什麽叫做皮塞子呢?那就是八十年代的時候,啤酒**蓋上麵用一層皮塞子壓到裏麵,防止啤酒漏氣的一種膠皮類的墊片。

    把啤酒**蓋當中的這個圓形的塞子拿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玩具。

    幾個人或者是兩三個人湊在一起,站到規定的一條線外,用拇指和食指向外麵彈出去,落到地上以後,另外的人則用他手中的皮塞子向那個皮塞子的方向去彈。

    隻要是皮塞子碰到皮塞子,或者是皮塞子壓到對方皮塞子的一個邊角上,那麽就算贏了。

    7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