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八章物價改革(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70更新時間:2019-05-05 08:25:24

    沒有在長春圍城吃不上飯的人永遠不知道,當時的一個饅頭甚至就能夠救活一條人命,一個饅頭在長春圍城的時候,甚至能夠換到兩個金戒指。

    六十年代初期的時候,經曆過自然災害的人更是知道,什麽叫做連皮帶都放到鍋裏麵煮了,城市周圍的樹都沒有了樹葉子和樹皮,能吃的東西基本上都會被吃光。

    這個時代的中年人,都經曆過那個時代,對於物價這種東西一直有一種十分恐懼的心理。

    八八年價格開放的風聲一放出來,被一些人解讀錯誤以後,當時的瘋狂是現在人們根本就無法想象的一種事情。

    人們在那個時候把錢不當錢,隻需要貨物,他們覺得,錢毛了,錢不值錢了,必須要用實物來保衛自己的利益。

    那個時候的人們,隻要是見到商店當中有東西,就瘋狂地購買,也不管家裏麵能不能用得上。

    李忠信記得,後世中國有一次食鹽風波,人們瘋狂地往家裏麵買食鹽,甚至有的人家裏麵買了一百袋食鹽,那些食鹽,哪怕是吃到死也是吃不完的。

    這個時候的人們的思維就和食鹽風波的時候一樣,人們窮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他們害怕窮,還怕錢沒有用處了,那個時候,竟然有人一次性把商店裏麵的笤帚全部買到了家中。

    笤帚這種東西,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是日用品當中最常見的東西,而且可以說有很多,但是,那個時候,笤帚在商店當中都被搶光了。

    李忠信記得他家附近是一戶姓陳的人家,居然買了五十多把笤帚,結果最後的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學校賣不到笤帚,從這戶人家直接買了二十把。

    這場風波持續了多少時間李忠信記得並不很牢,但是,他卻是記得,至少要一兩個月的時間,當時國家多次下令,要求各地穩定物價,保證供應,可是,效果卻不十分明顯。

    李忠信對於這個事情有著一些記憶,他更是知道,當時出現了那麽一種風潮,對於國家的影響有多大。

    想到這個地方,李忠信拿過電話,給陳醒然打了過去。

    “陳爺爺,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看出了一些問題來,我想問您一下,國家的價格改革開放方案是不是要出台了?如果我沒有想錯的話,國家這次開放的力度很大,很多商品的價格,都會交給市場來定價。”李忠信輕描淡寫地問了起來。

    在這個事情上,李忠信心中清楚,最有發言權的就是上層的領導幹部,隻有他們能夠直達天庭,能夠掌握市場的動向。

    隻不過呢!這些人雖然能夠直達天庭,能夠知曉上麵領導的意圖,但是,在這個事情上,幾乎沒有什麽領導重視這個事情,要不然的話,這個風潮也不會在當時那麽迅速地席卷全國,成為全國性的一場風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