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機構投資者(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454更新時間:2019-05-05 08:27:10

    因此,在需要股東表決的問題上投票時,他們開始采取謹慎的姿態。

    機構投資者也發覺在實際cāo)作中因對某公司管理行為不滿而拋售股票,既不明智也不可行,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比重益提高,往往一隻股票有多家機構大量持股,如果一旦這家公司出現問題,機構投資者相互間麵臨博弈,況可能類似於“囚徒困境”。

    如果大家都以自利益為出發選擇拋售股票,由於cāo)作的同向,很容易使這支股票遭遇到流動風險,造成股票價格直線滑落,機構投資者都無法拋掉股票。

    也就是說,都采取拋售策略,造成的結果卻是股票並沒有拋掉,股票市值卻損失巨大,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任何一個機構投資者所願意看到的。

    因此在這時候,機構投資者最優的策略是聯合起來,積極介入上市公的經營管理,改用腳投票為用手投票,向管理層施壓,要求改善公司經營,從而改善上市公司基本麵,增加公司的價值,使自己手中的股票市值上升。

    公司的管理者們發現挑戰者越來越來多來自於機構投資者、以及一些活躍的股東,他們要求所持股的公司具有長期創造價值的能力,這一轉變被稱為機構投資者的覺醒或者說是一種機構投資者的轉變。

    這個時期,美國許多國際著名的大公司包括美國運通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及ibm公司在內,都迫於機構投資者的壓力而不得不更換其主要管理人員。而在更換管理人員後,這些公司的市場績效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這些投資機構利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方式投資,是根據市場業績和專業谘詢人員提供的分析數據,選出自己有大筆投資的十幾至幾十家大公司,確定其經營有改善的餘地,向這些公司派駐人員或代表予以密切關注甚至直接幹預,力促其改善經營,必要時甚至改選董事會和罷免總裁。

    這樣,機構投資者就不是單純投資者的角色,事實上進而扮演了經營的主角。這種積極管理的方法雖然增加了投資委員會的工作量,其扭虧為盈的功效卻十分顯著,得到了業界的佳評。

    忠信三井銀行掌握了很多家高科技公司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份,在這個時候呢!也可以稱作大型的機構,隻不過呢!九井柰子因為沒有李忠信的授權,沒有見到李忠信的麵,這個事還是沒有準備和那些大型機構進行合作。

    強強聯合是王道,大部分的機構投資者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看出來了苗頭,他們多家機構投資大型的企業,占據的股份自然就會不少,在董事會上也有了發言權,至少他們能夠保證,不會向之前哪般如同沒頭蒼蠅一般地見到苗頭不對,大家都爭先恐後往外拋售股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