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文化(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60更新時間:2019-11-02 08:35:34

    九十年代的第一個冰燈節,李忠信準備在小年的時候開始正式開放。

    “就這些東西?”三井雅子再度問了起來。

    “那怎麽能呢!剛才我不和您說了嗎?今年邀請您們到這邊來玩,我們這邊的民俗很多,還有很多您在日本那邊看不到的節目,就是那節日的氣氛,估計您都沒有見到過。

    這次呢!我還準備把傑米諾家族那邊的人以及我其他的外國朋友都叫上,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過節,到時候你們都跟我在我的家裏過節,看一看我們中國的春節是怎麽過的。”李忠信正色地說了起來。

    一九九零的春節呢!李忠信真的想讓三井雅子以及和他有關係的外國友人到這邊來和他們一起過年,一起熱鬧一下。

    這樣湊在一起聚會一下的話,人多熱鬧不說,還能夠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讓他們見識見識中國的春節,何樂而不為呢?

    在李忠信的眼中,中國的春節,是中國最為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曆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曆史、天文等方麵的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內涵。

    李忠信覺得,怎麽能夠讓中國更好地崛起呢?那需要讓世界的人們認識中國,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到中國這邊來了解中國。

    讓外國人最好了解中國的方式,那就是過傳統的中國春節,感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李忠信有這樣的一種想法,中國是禮儀之邦,儀式表達著中國人對事物重要性、價值性的認同,沒有儀式感的節日難以讓人們對節日產生心理上的認同和依從,而儀式本身又是讓人參與進來的重要方式。

    一係列依次展開的程序,代表著節日文化內涵的逐層展示,也是讓心靈參與其中審美的過程。在這樣一套看似繁瑣的儀式裏,人們的情感得到表達和宣泄,節日的文化內涵和意義也得到彰顯和傳承。

    儀式讓傳統節日變得莊重,富有意義,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價值。通過舉辦儀式,人們可以領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麗,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對生命的虔誠和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三井雅子他要邀請,傑米諾家族他也要考慮邀請一下,甚至是巴姆洛夫斯基以及約瑪奧利拉也要邀請,至於這些人能否給麵子到這邊來,那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了。富品中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