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戰爭感觸(2/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778更新時間:2019-11-02 08:35:49

    伊拉克的周邊國家也是美國爭取的重點。為了贏得埃及的支持,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理查德·布魯斯·切尼親自飛往開羅,表示願意取消埃及拖欠美國的70億美元軍事債務。

    在爭取土耳其的支持上,美國試圖說服土耳其切斷伊拉克穿過其過境的輸油管道,但這同時給土耳其造成經濟損失。

    布什親自打電話給土耳其總統厄紮爾,同意免除土耳其部分外債,還承諾將給予其相應的經濟補償。最終,包括這兩國在內的39個國家都加入多國部隊序列。

    美國拉攏這些國家,還有著另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籌集戰爭經費。

    由於美國在海灣地區調集了大量昂貴的高精尖武器裝備和彈藥,所以軍費開支相當驚人。據評估,僅僅在調動軍隊期間,美軍就要耗資300億美元,而戰爭一旦打響,每天耗資更會高達10億美元。這對於正處於經濟衰退期的美國而言,幾乎是一筆無法承受的費用。

    在美國的爭取下,有十餘個國家同意為美國提供現金和物資援助。

    其中,科威特援助的最多,現金159.74億美元和價值3200萬美元的運輸工具;沙特提供援助現金132.65億美元以及價值35.75億美元的實物;阿聯酋援助38.75億美元和價值2億美元的實物;日本援助99.61億美元現金和價值7.8億美元的各種設備;德國支援57.6億美元現金和價值8億美元的物資;韓國援助3.29億美元現金和價值5700萬美元的物資。

    盟國最終為美國提供了700億美元的現金和物資,其中540億美元提供給美國,另外的則提供給埃及、土耳其和約旦等國。

    這樣一來,美國自身隻負擔全部作戰經費的20%,60%由沙特、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富裕國家承擔,日本、聯邦德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則承擔其餘的20%。

    因為資金到位,美國、英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法國、加拿大、意大利和卡塔爾、巴林等9國很快就發動了空襲。

    這些國家一共出動了各型飛機約2萬架次,美駐波斯灣和紅海的戰列艦及潛艇發射了近25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科境內的軍事目標進行了狂轟濫炸。

    戰爭開始的頭3天為戰略空襲,4700多架各式飛機和約20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科境內的防空和雷達係統、軍用和民用機場、薩達姆總統住所、軍事指揮中心、政府首腦機關、通信聯絡樞紐、核生化和地空導彈設施等軍事戰略目標進行了輪番轟炸。

    李忠信對於這次的海灣戰爭的結局十分清楚,而且也是知道,一些內幕的事情,但是,重生之後,再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心中更是多出了一種另類的感觸。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